天惠清扬店的储备肉柜台。 为了更好地保证无锡市区的猪肉供应,有效平抑节日需求的增加效应,2020年1月1日-1月10日,我市将连续10天向市场投放部分市级储备肉,投放数量预计400-450吨,投放品种包括精瘦肉、肋排、草排、大排和肉糜(7:3)等5个品种。储备肉正式投放的第一天,市场反响如何?1月1日早上,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投放点。 7:30,记者来到天惠超市清扬店,储备猪肉的价目表显示:草排24.2元/500克,肋排30.6元/500克,大排23.2元/500克,精瘦肉24.1元/500克,碎肉21元/500克。相比较冰鲜猪肉而言,同种类的储备肉价格更低。 也许因为是投放首日,市民对储备肉的知晓度还不高,这里的猪肉销售柜台前呈现出冷热不均状态。记者观察发现,购买冰鲜肉的市民比较多,冰鲜猪肉柜台前已经排了五六人,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给买肉市民切肉、装袋、称重、结算。胡阿姨向记者展示了自己买的猪肉,她买了42元的肋排、28.5元的肋条肉,还买了75元的有皮腿肉,“冰鲜肋排34.8元一斤,价格相差不算大,所以还是选择买冰鲜肉。”胡阿姨表示。另一边的储备肉柜台分门别类码放着一片片切好或一块块剁好的草排、大排、精瘦肉和肋排。 天惠中桥店陈志兰在向顾客介绍储备肉。 8:00,室外寒气逼人,天惠超市中桥店里却人头攒动。超市专门开辟了一个储备肉投放点柜台,这里的储备肉都已经一袋袋过磅称好了。“草排,肋排,市政府储备肉,放心肉啊!”为了让市民了解,秦师傅一边吆喝一边介绍。随着一遍遍解说答疑,过来看的市民慢慢多了起来。“市民对储备肉还不太了解,以为冰冻过后的肉里面全是骨头,其实都有肉的。”秦师傅解释说。“今天超市的放心肉还有特惠价,市民暂时还没‘盯’上储备肉,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在这家超市,记者遇到了多位购买储备肉的市民,他们有的对储备肉比较了解,有的是相信超市的猪肉品质。张先生表示,“我比较相信超市的猪肉品质,一般都是来这里买的。我们小时候经常吃这种冻肉的,其实这种肉品质更安全。能优惠一点也蛮好的,一步一步慢慢降吧,一下子回落也不现实。政府有这个优惠措施挺好的。”周阿姨也持同样的观点,“我儿子是食品公司的,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储备肉和冰鲜肉其实都一样,也容易烧得烂,经过各种检测,品质更有保障。”说话间,韩先生爽快地挑了两大块冰冻得像吐司一样的精瘦肉,将近210元,“肉看着挺好的,价格也便宜,快过年了,我买点回去做肉肠。” 天惠超市五河店的情况也差不多,同样是看稀奇的市民居多。记者遇到了一位卞女士,她购买了约一斤半的肋排,花了44元,“猪肉涨价后就没怎么买过排骨了,鱼虾吃得比较多,偶尔就买点肉糜肉丝。趁今天储备肉投放第一天,我买点肋排试试。” 据天惠超市中桥店经理陈志兰介绍,储备肉投放第一天门店配了40公斤的储备肉,草排、肋排、大排和精瘦肉各10公斤,供应还是很充足的。她说,“到早上8点半的销售量大概有10公斤。因为本身冰鲜肉就是零毛利销售,今天也在搞促销,所以跟储备肉价格相近。同时我们也努力加大宣传,让市民更了解和接受储备肉。”当天下午4点记者再次致电了解时,该店供应储备肉中的草排、肋排和精瘦肉已全部售出,仅大排还剩余一点。(记者 潘凡/文、摄) 什么是储备肉? 有市民提出疑问,储备肉究竟被冷冻了多久?它与普通猪肉的区别在哪? 根据《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储备肉包括两部分,一是储备的活畜(含活猪、活牛、活羊),二是储备的冻肉(含冻猪肉、冻牛肉、冻羊肉)。专家介绍,“僵尸肉”泛指那些放了很长时间的肉,储备肉不是“僵尸肉”。“虽然名叫储备肉,但不代表储藏了很久。”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宏福介绍,储备肉与人们日常在超市所买的冷鲜肉并无二样,在营养价值方面也没有太大差异,完全可以放心吃。 通常情况下,储备肉冷库处在常年-18℃的环境下,存放的猪肉保质期是6个月。不过,储备肉并不是冻了6个月的肉,而是在进货和销售过程中不停更换的流动冻鲜肉。 针对有人说冷冻肉没有新鲜肉好吃的问题,张宏福的回答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人们日常所吃的大多数肉都是经过屠宰、冷链后才到达餐桌上的。虽然在口感上会存在一些差别,但经过冷冻的肉不会因为储藏条件不佳等因素发生腐败,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冷冻肉的安全性更高一些。”(潘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