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技术标准的引导作用。鼓励优秀技术研发团队和人员参与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科研立项紧密联系技术标准编制需求,以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将成熟先进适用的创新成果及时引入技术标准。优先考虑将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目录的技术纳入相应的行业标准。 不断完善公路工程技术创新工作机制 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整合技术研发资源,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力解决共有技术难题。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建立省内联合攻关机制,结合重点任务实施和重大成果应用,组织具有相同技术需求的公路工程项目联合立项,协同研发。部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重点工作,提炼公路行业全局性、重要和关键技术,按照公益、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鼓励协调跨省组成技术联盟开展联合攻关,并为技术联盟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行试点示范工程等方面提供支持。 加强技术成果长期跟踪研究。探索建立技术成果的持续验证观测机制,通过设立技术验证课题等手段对技术成果的工程实践开展持续观测、数据采集与评估,提高技术成果成熟性,不断提高研究深度和广度。对应用广泛、持续性强、影响重大的技术成果,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建立长期观测机制,设立长期观测站点,增强技术研究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构建专家智库咨询机制。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畅通反馈渠道,完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提高技术创新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吸引更多技术机构和专家参与公路工程技术政策、规划和标准制定,在立项、验收、评价、考核、建立成果推广目录和试点、示范工程等关键环节发挥作用。部组织建立公路工程技术创新专家智库,为部技术创新管理服务提供技术保障,根据地方需求为公路工程技术创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征求意见稿提出四项保障措施: 加强创新技术布局。发挥部省对公路工程技术创新工作的引导推动作用,结合行业和地区实际情况,分别从不同层面研判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工程技术发展要求,统筹规划重点技术研究方向。强化顶层设计,明确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合理布局和整合行业资源,避免技术创新资源重复投入,使不同主体有层次、有重点、有区别地聚焦行业重大科研方向和共性关键技术,形成研究合力。 多渠道加强资金投入。鼓励公路领域技术创新主体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财政资金。对重点研发方向的工程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确定工程实验费规模、预留跟踪研究经费和补贴资金等形式支持重点攻关和持续深化研究。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财政资金补助、表彰激励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经费的投入。探索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路工程技术创新领域。 严格规范研发管理。严格规范技术研发项目的立项、过程跟踪和结果考评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重大工程技术研发工作的跟踪和指导,密切关注项目进展,参与大纲评审、成果验收等重要环节,对技术研究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监督,检查技术研究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推动技术创新文化建设。依托行业机构和人才资源,努力营造崇尚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加快创新价值的传播塑造。定期或不定期的以培训、研讨会、技术沙龙、展会等形式开展专题技术交流,及时交流总结和宣传推广技术成果。重视宣传和舆论引导,创造与公众交流的机会,利用刊物、网络公众账号等信息传播工具,向全社会普及公路工程创新技术知识和成效。围绕重点热点领域及时开展技术交流,使行业和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公路工程技术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