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汽协发布了10月新能源销量数据,新能源汽车7.5万台,其中乘用车6.6万台,同比分别下降45.6%和45.0%,环比也略有下降。数据发布出来,让市场大跌眼镜,原以为6月份补贴退坡之后经过数月的消化,第四季会迎来销售旺季,结果十月数据反而更萎靡不振。 新能源汽车究竟怎么了?
1 补贴的来龙去脉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还得从2000年左右开始。 90年代末,我国电池产业突飞猛进,能量密度较高的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陆续量产。有专家向中央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他认为外资企业在燃油发动机、变速箱上的积累达几十年甚至近百年,内资企业与其尚有较大的差距。而外资在三电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与我国处于同一起跑线,我国有望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弯道超车。 产业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政府更重视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超过一半,而且油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NO2、CO以及微小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再加上我国煤多油少的能源格局,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成了很好的选择。2001年,中央将电动车产业列为“十五”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并成立“863”项目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 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2010年6月1日,财政部颁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其后,新能源牌照发放、免购置税、免车船税、建设充电桩、政府相关机构采购新能源汽车等政策陆续推出,全面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2011年ATL公司部分中国高管将原有动力电池事业部分拆出来成立CATL,专注于汽车动力电池。整车企业方面,宇通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开始造新能源客车,上汽、广汽、吉利等开始上市新能源乘用车,新造车势力也纷纷成立,例如蔚来、小鹏、威马等。一股新能源热浪席卷了整个汽车行业。 到2015年时,电池成本已经有较大的降幅,但是补贴却没有,产业链利润过高促使一些车厂联合下游运营公司制造虚假销量,联合骗补。政府随即开始严查骗补,追回资金,冻结了当时应发金额。后来政府补贴都是延迟一两年发放,而这也深深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 随后就进入了补贴退坡时代,政府计划是每年退坡20%,2020年之后退出补贴。经过多年的高额补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一些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开始具备全球竞争力。
在补贴退坡面前,一批批落后的小企业倒下,比亚迪、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等大企业利润也大幅度压缩。政策催动下,电池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集中度。
2 销量为何大减 我国从2016年开始逐步减少新能源汽车补贴,计划每年退坡20%左右,但是实际年份各有差别。2018年300km以上车型的补贴反而增加了,而2019年补贴大幅滑坡。根据2019年补贴政策,取消地方补贴。国补方面,续航250km以下整车不再有补贴,250km-400km补贴由3.4万、4.5万减为1.8万,续航400km以上补贴也由5万减为2.5万。地补国补一起平均下降70-80%。 这次的冲击不像前两年一样只针对低续航里程的A00、A0车型,而是全面下滑,是为补贴取消做准备。
退补已经持续几年,对新能源产业链每年都是个大考。 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产业链利润丰厚,电池技术更新、产业链生产工艺成熟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退补影响并不大。但是随着补贴退坡到后期,新能源上下游利润空间迅速缩窄,整车厂不得不提价。今年6月份补贴退坡幅度较大,引起了惯有的提前抢装,随后则销量大幅下跌。往年经过几个月消化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在9-10月开始起飞,然而今年引擎却失速了。因为价格提升较多,消费者不想买单了。补贴下滑是销量下滑最重要的因素。 产品力也是销量下滑的重要因素。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销售25.5万辆汽车,特斯拉的价格比国产车贵不少,最便宜的Model 3美国售价也在4.29万美元以上。我国并不缺乏购买力较强的消费者,产品力不足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放量的重要因素。我国消费者反馈较多的是续航里程不足、电池衰减快、整车保值率低等,进而口耳相传,影响了新能源汽车销量。近几年我国能源汽车的品质是在显著改善的,但是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特斯拉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克服了这些问题,预计特斯拉落地上海对我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产业链改善有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