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资本市场对此并不看好。日前,长城汽车H股创下半个月内盘中最大跌幅,并遭多家机构看空。对长城汽车下调了目标价至4.7港元,其研报称“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受行业中低端品牌洗牌拖累,盈利能力显著回升难度大,公司基本面拐点依赖于行业实质性复苏,维持中性评级。”而汇丰证券则将长城汽车目标价由6.2元下调至4元,投资评级由持有调整至减持。 车市凛冬已至,自主品牌势必要经历一轮竞争加剧的洗牌。“中国市场虽然大,但是几十个品牌的整合避免不了,部分自主品牌车企肯定会出局。”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企业决策与管理经济系吴靖教授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钟师看来,自主品牌大幅度的让利优惠,希冀以此对抗国外豪车品牌、合资品牌,虽然勉强市占率保住了一些,但是对于这两年好不容易打造起来的自主品牌向上的趋势是不利的,“又跌价跌回去了。”对《商学院》记者提到的长城汽车上半年“增量不增利”现象,他强调,以过度促销来保市占率应对车市低迷,对于长城这类自主品牌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不健康的,“不是长久之计。” 而据长城汽车发给《商学院》的回应函中称,为应对中国车市向存量市场转化的局面,2018年长城汽车将其零部件业务独立运营,由业务管控转为投资管控,让旗下零部件公司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财报显示,长城汽车旗下零部件相关业务收入达39.16亿元,同比增长38.61%。 冬天再长,要为春天做准备 “中国车市一直一路高歌,现在第一次碰到这种下行局面,心态要稳住。”张志勇一再强调,车企心态要稳。在采访中他很肯定地表示:“价格战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主流企业牺牲利润来保份额,意味着那些资本销量利润都不够的末位车厂,要在竞争挤压中被整合出局,这就是市场的大浪淘沙。市场经济经过了这个环节后才会逐步有序。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在过去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中都是这样过来的。” “对企业来说心态要好。可以压价圈地,但不能无底线地打价格战。掉太多了以后起不来,品牌反而毁掉了。宁可销量上不去,赔钱也要稳住。”钟师强调,在乌云压城的情况下要稳住,品牌推广、技术研发投入、客户服务满意度都要跟进,“冬天再长,要为春天做准备”。 在车市深度调整期,对于企业管理者,他的建议是“一定要稳住阵脚,不能浮躁,一着急动作就变形了。”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中国车市的销量放缓已是必然趋势,整体市场发展将进入新的周期。企业也必然会逐步地从完全注重销量数据,向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战略升级的方向转变,加大对用户存量和流量的竞争。同时,随着消费升级、政策以及5G、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传统汽车产业将加速转型升级,对企业的持续投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会使得市场份额将快速向头部企业靠拢,加速优胜劣汰。 谈及自主品牌有哪些相对更健康的发展路径,张志勇表示:“对于国内自主品牌来说,也许在性价比、外观设计、技术迭代方面不少系列都已经不弱于德系日系等进口品牌或合资品牌,但整个中国汽车品牌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品质稳定性。这也许是需要在管理上来加强,提升到品牌战略管理的高度来严肃对待。” 他认为,现在中国的品牌更多的强调一个产品的性能,而非价值。要提升自主品牌的品牌力,一靠管理,二靠钻研提供给顾客的价值解决方案。“一个真正好的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是为细分消费人群提供一套价值解决方案。而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定位在这块恰恰是有相当大的缺失。对消费者的价值需求、取向,了解得过于模糊,或者说过于同质化。一窝蜂都讲年轻、运动、时尚、科技,对各自品牌的细分人群却不做深度价值取向的挖掘。顾客买车,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问题。“他强调。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企业决策与管理经济系吴靖教授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设计是自主品牌必须重视的成分,毕竟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悬挂等核心技术还是成熟的国际品牌有优势,这些核心不是短短几十年容易追上海外的,当然设计上的抄袭老路已经走不通了,中国消费者不好忽悠。其次,可以通过中国在5G、数字互联等行业领域的成熟优势,通过做好汽车系统打造自主品牌的优势。最后,电动车为自主品牌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这些能让自主品牌在几乎同一起跑线上建立技术积累。 对此,长城汽车品牌部在对《商学院》记者的回应函中也提到,长城汽车在未来5年内,还将在研发领域投入超过300亿元,从而保证旗下产品以及在汽车“新四化”领域的竞争力。 未来以长城为代表的众多中国自主品牌将如何熬过寒冬?中国自主品牌之路如何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