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且看蔚来如何打赢持久战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1
摘要:刚刚过去的7、8月份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太友好,当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以经济下滑,6月补贴退坡政策退坡和国 V 库存车促销等诸多理...

刚刚过去的7、8月份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太友好,当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以"经济下滑","6月补贴退坡政策退坡"和"国 V 库存车促销"等诸多理由为自己辩解时,特斯拉销量飘红。国产选手中,也就被舆论百般 diss 的蔚来 ES8 依靠不低于 44.8 万的客单价和 7528 辆的年销量,为中国智造扳回一点颜面。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且看蔚来如何打赢持久战

▲蔚来ES8

不管是换道先跑还是弯道超车,我们喊了很久的口号,推行了多年的行业政策,似乎即将被打脸。国内一直存在着对新能源政策的质疑,加上如今内有补贴退坡(2020年6月30日后取消国补),外有特斯拉和传统豪华品牌的纯电车推出,中国新能源能不能活下去似乎都成了未知数。

国产新能源汽车缘何被唱衰?

唱衰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论点,主要落在这里:1.与外国品牌技术差距过大2.补贴政策催生骗补垃圾车。

这些观点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只着眼于现状或过去部分案例,并放大为真理,说白了就是以偏概全,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国产乘用车,即使是最令人瞩目的吉利,目前产品系谱的定价仍止步于 21.68 万元(星越新能源)。这个价格在普通合资品牌只能买到中配B级轿车或中低配的中型 SUV。众所周知,国产车的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技术与国际品牌有着难以弥补的差距,这是我国提出利用纯电动车换道先跑的原因之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且看蔚来如何打赢持久战

▲LASD机械全自动喷涂(涂装车间)

即使在纯电领域,特斯拉用传统豪强都看不懂的节奏先后推出 S、X、3 三款车型,其中 Model 3 无论从性能、续航还是高级辅助驾驶水平上,都远超同侪——说难听点,其实特斯拉现在都没有同侪。

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到以 10 年为单位的尺度上,会发现国产车这几十年来其实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

当年中国汽车人对着五十铃之类的轻型卡车和面包车埋头拆解逆向,造出了大量行驶在改革开放沃土上的轻型车。随着合资车的大规模上市,国产车廉价低质的短板被凸显,低端的帽子一戴就是二三十年。对比国产车的当年与如今,显然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

这里说的必胜,并非拳打 BBA,脚踩特斯拉。而是指中国新能源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并且活得很好,最终实现:单独依靠新能源车业务收入满足企业运营。

新能源车领域,尽管与特斯拉还有明显差距,但国产电动车在三电技术及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开发上,已经追到了不弱于 BBA 的水平:

除了蔚来这样的高端品牌,新势力中的小鹏、威马,传统自主品牌的几何、Aion、比亚迪等也都在不断推出颇具性价比的新产品。随着以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芯制造商不断升级产品,更高能量密度的模组被越来越多的车企应用,纯电车的续航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将被普遍推至 500 km 以上——这一数字已经与许多燃油车不相伯仲。

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是一个重投入、长周期的行业。拘泥于三五年内与海外对手们的相对差异,对二十多年来国内整个行业的进展视而不见,这样的视角是不可能得到科学的答案的。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且看蔚来如何打赢持久战

▲蔚来换电站.jpg

对补贴政策的诟病,主要起于早期的新能源商用车,其中的典型企业也已受到国家处罚。至于乘用车,查阅一下补贴政策即可知,国家补贴给车企的那几万块,车企为了促销全都补贴给用户,否则买新能源车也不存在"补贴后 XX 万"这样的说法了。

更重要的是,一般车企在用户安装完充电桩或完成上牌后即对用户发放补贴,部分新势力更直接减免车价。但国家给企业发放补贴延后一两年是家常便饭。此外还需要记住的是,地补在 2019 年 6 月 30 日已经取消,国补也只持续到 2020 年 6 月 30 日。

结论:自主品牌汽车业相比过去,已处在一个空前强大的时代;新能源政策也催生了一批亮眼的产品。自主品牌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完全具备与国际品牌直接争胜的资格。

论中国新能源汽车打持久战的必要性

当 BBA 们推出的纯电动车遭遇一轮轮嘲讽后,一种声音开始冒头:传统品牌已经落伍了,他们的新电动车毫无竞争力,软件能力跟不上时代,自动驾驶功能也不如中国本土企业接地气。

这一论调其实与中国新能源必败论犯了同样的错误:片面看待问题。

传统品牌,尤其是海外品牌,除了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更拥有数十上百年打造的品牌红利:

零百加速 7.3 s,WLTP 续航 235-270 km 之间的 MINI Cooper SE,订单已超 45000;

大众 ID.3,先期开启预订的 ST 版本 WLTP 续航 420km 左右,售价预期低于 4 万欧元,24 小时内订单超 10000;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胜,且看蔚来如何打赢持久战

▲外立面.jpg

传统车企的纯电新车,只看参数和价格,如果换成任何国内新势力品牌,估计会被笑得头都抬不起来,却在全球范围收获大量订单。充足的订单意味着后续一段时间内稳定的营收和现金流,而这正是国内新势力们最渴求的东西。品牌本身这道护城河,可以保护传统品牌在掉头的过程中不至于损失过于惨重,只要新产品的开发能在品牌被过度消耗前完成,依然有望回到原本的位置。而新势力们的机会,有且仅有一次。

寄希望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或资本的无限输血,打出所谓"中国不可能让 XX 倒下"的口号,实在幼稚。不去谈我国 80、90 年代投入造车领域的企业有多少已经消失,有多少最后一次进入视野是被新势力收购僵尸资质,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看,恐怕连一汽都没有底气说自己一定不会失去国资的宠爱。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