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江淮汽车55载启示录:从汽车配件厂到自主品牌实力派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8
摘要:“55年前,在合肥南郊的一片农田之上,一群做水利出身的江淮人,正是怀揣汽车强国、产业报国的梦想,白手起家,苦干实干,建立起了江淮汽车最初的事业。”江淮汽

K图 600418_0

   “55年前,在合肥南郊的一片农田之上,一群做水利出身的江淮人,正是怀揣汽车强国、产业报国的梦想,白手起家,苦干实干,建立起了江淮汽车最初的事业。”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说道。

  作为国内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汽车制造企业江淮汽车自1964年至今已悄然走过55年的风雨历程。

  从1964年巢湖汽车配件厂成立到1968年安徽省第一台汽车在江淮汽车厂诞生,再到1997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再到2001年“江淮汽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2年江淮汽车第一台MPV——“瑞风”正式下线, 2008年第一台轿车——“宾悦”下线,江淮汽车正式进入乘用车领域?55年间,江淮汽车不断蜕变,华丽转身。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江淮汽车已经从单一的以轻卡制造为主的地方车企,发展成为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等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的“先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并举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

  汽车强国梦

  回顾江淮汽车55年的发展历史,安进将其分为轻卡和客车底盘、乘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三个阶段。

  时间调拨到1964年3月,当时的巢湖汽车配件厂与安徽省内燃机厂进行合并,为一汽解放和南汽跃进生产汽车零部件,同时兼营改装SK644城市公交车和修理业务。

  也就是在4年后的1968年,第一台“江淮牌”载货汽车试制成功,填补了安徽汽车工业的空白,后江淮汽车以制造轻卡逐渐起步。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能制造轻型卡车,在全国也为数不多。当时用户对江淮轻卡评价有‘三快’:‘造得快、跑得快、坏得快’。‘坏得快’虽不是好事,但确实反映了当时制造技术和质量的差距。”安进说道,“但我们始终在进行技术的改造、升级,江淮汽车轻卡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尤其近几年来每年产销20万~30万台,畅销国内外,并且经常创我国轻卡出口第一。”

  而后在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基于对客车安全性、舒适性用户体验的洞察,江淮汽车也紧跟时代步伐。

  资料显示,江淮汽车开发客车底盘主要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客车底盘也是江淮汽车的一大特色。

  对于客车底盘的开发,安进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当时我们在市场调研时发现,国内许多客车厂用的底盘是卡车底盘。以卡车底盘改装成客车用,舒适性、安全性、耗能都存在不少问题,当时我们就想开发客车专用底盘。”

  经过不断的创新,1990年,江淮汽车第一台HFC6700系列底盘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客车专用底盘的市场空白。

  对于江淮汽车创造的客车底盘历史,安进直言:“老一辈江淮人几乎是用最简单的工具,通过一次次的技术摸索、一点点的纯手工打造,创新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客车专用底盘。”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热度的不断攀升,江淮汽车也结合多年在商用车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开始逐渐向乘用车方向寻求突破。但当时国家对乘用车生产企业控制很严,后经多方争取,江淮汽车获得了国家批准。

  2001年8月24日,这一天对于江淮人而言是难以忘却的,因为在那一天 “江淮汽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418”。

  之后在2002年3月,江淮汽车迎来了“瑞风”商务车的正式下线,这既帮助其收获了“MPV制造专家”美誉,也开启了商乘并举的新格局。

  近年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大潮席卷全球汽车产业,江淮汽车也同样积极融入行业的大潮之中。

  安进称,早在2002年,江淮汽车就布局电动汽车研发项目,2009年江淮电动汽车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经过不断改进提高,已经掌握了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形成了与国际先进车型和技术公司接轨的正向开发流程。”

  “要干就干汽车”

  从单一的以轻卡制造为主的地方车企,发展成为以“商乘并举、传统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共进”的具有较强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全国性汽车集团,江淮汽车55年如一日深耕汽车行业,数度完成华丽转身。

  “实干是贯穿新中国70年发展的基本脉络,也是江淮人精气神的鲜明底色。”安进称:“江淮建厂初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当时实行的是分配制,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企业一般不会因为订单而发愁。之后在 70 年代末、80 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指令计划取消了,这意味着企业拿不到政府的计划物资供应,也拿不到订单,难以运行下去。那时,大家才真正感受到艰难,开始为生存发愁,为如何发展发愁。”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