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汽车企业大阅兵的日子了,智通财经APP观察到,8月21日,自主品牌龙头企业吉利汽车(00175)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中期业绩。 公告显示,2019年首6个月集团实现收益约人民币475.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下降11%;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约40.1亿元,同比减少40%。 在这份看起来不怎么亮眼的业绩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汽车行业降温的现状。2018年全球汽车市场降温,国内车市同样出现下滑,从4月份开始,月度产销量同比增速下降,6月份之后连续负增长。受此影响,国内各大汽车厂商销售情况普遍示弱。 为了应对车市行情,吉利于期内集团主动减少经销商总库存,从而对集团于同期销量及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不过与同行业相比,吉利算是顶住了压力,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头羊”,长远看依旧拥有巨大的投资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 行业趋于稳定,吉利多点开花 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由高速转向中低速是必然趋势,也是其成熟稳定的标志,汽车行业当然也不例外。虽然去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了负增长情况,不过今年上半年增速又由负转正,也充分说明了汽车市场的韧性。 也是在汽车行业不断震荡中,各个企业不断洗牌优胜劣汰,市场由增量驱动逐渐转为存量博弈,而此时具有头部地位的吉利汽车的优势也得到了体现。 智通财经观察到,吉利汽车上半年累计总销量 65.2 万辆,销量在中国品牌乘用车仍然稳坐头把交椅,在整个行业中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从去年的6.3%增长到6.5%。具体来说,其中SUV销量379728辆,占比58.27%;轿车销量255700辆,占比39.24%;MPV销量16252辆,占比2.49%。 虽然总体销量同比出现下滑,但是上半年却也呈现出冷中有暖,多点开花的局面。例如海外出口38619辆,同比增长343.95%;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销量57600辆,同比增长301.06%。另外今年4月份,吉利汽车家族新增几何品牌,由吉利、领克、几何三大品牌构成的吉利汽车品牌矩阵实现同频发展,新格局呈现,也都为吉利汽车的销量贡献了新的动能。 在当前行业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绩也属实不易,而这归根结底都是吉利实力的体现。 品牌升级,单价提升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吉利汽车自成立以来,经过多次战略调整。2018年吉利开始新一轮战略调整,坚持“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的总体发展战略方向。 从战略定位上,其实也可以看出其实力的变化,新的战略调整更加注重产品聚焦和技术研发,经过多年的发展,吉利汽车也逐步积累了自身的优势,体现在数据一个是销量一个就是价格。 销量上吉利汽车已经连续取得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成绩,而在销售单价上也是快速走高。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吉利5年内产品平均终端零售价从7.7万元提升到12.3万元, 8万元及以上售价产品销量占比超71.3%。单价的提升和高价格产品比重的提升,都是基于吉利的几大核心优势。 一是技术上,吉利与沃尔沃联合研发的CMA架构,先于其他自主品牌实现了架构的全球化,为吉利与合资品牌的正面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7月份发布了全新升级的GKUI 19,并将在博越PRO上率先搭载;同时发布业内首款量产车规级标准芯片E01,成为国内首家深度定义、主导开发汽车芯片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另外吉利已实现了L2级技术全品类的全覆盖,而L3也已经在路上,未来也将首先实现量产。 有了技术支撑,产品和品牌优势也就顺理成章了。 产品方面吉利将推出更多车型,2019和2020年是吉利的产品大年,除了4月份新推出的几何系列,下半年还将推出新一代博越,明年将会有博瑞GE和改款远景SUV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