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暴跌一定程度上也因为研发投入增速过快,13个亿的研发大头都在新能源,除了汽车市场整体下行的大气候,长安在新能源上的战略转型也是烧钱的一个因素。”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商学院》记者表示。 长安汽车自2017年发布“香格里拉”计划后,新能源战略成为产品转型的重点,目前长安汽车已推出长安逸动EV、长安CS75PHEV等新能源车型。2018年4月长安汽车发布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战略,加速在出行、智能化、新能源等的布局,目前长安汽车官网的“新能源”板块显示有5款产品。 合资差了,自主也撑不起来,新能源能否成为长安转亏为盈的冲锋军? 而实际上,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安虽然战略转型比较坚定、发展较早,销量也还不错,无奈上半年补贴退坡,销量同比也在下滑。据公开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销量仅有2万余辆,新能源汽车板块对长安汽车整体销量影响不大,盈利能力更是一般。相比盈利速度,反倒是投入研发的经费燃烧利润的速度更快。而对于长安在规划中的新能源产品矩阵,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 “长安的战略转向属于燃油车企业里面己经比较明确要放弃燃油车的。但还是有很多混动的计划,还是不彻底。”中央民族大学中俄能源研究院客座教授汪涛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分析,“张宝林曾经说要在2025年前推出21款纯电动产品、1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实际上今年插电式已经被发改委从电动汽车里面除名了,把它归到燃油车范围里面了,只是各个部委之间互相还不够统一,有些车企还把它当成宝贝。”谈及对长安未来电动智能化转型的预判,汪涛认为:“传统优势企业的失败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在传统技术上留恋太长时间。即使现在发力,依然要在其传统最有优势的燃油车与电动车之间左右平衡,这也是以长安为代表的一系列老牌汽车制造商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未来长安的合资与自主板块将走向何方?昔日的利润奶牛又何时能走出低谷,抱团营销的竞品能否助推长安福特重回赛道?新能源转型能否为长安顺利抢占未来赛道,助推转亏为盈?《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