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发展新能源汽车对能源结构与安全的影响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02
摘要: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依然以煤炭为主,2017年消费总量达44.9亿吨,其中煤炭占 60.4%(自给率较高),石油占18.8%,天然气占7.1%,其他占13.7%。“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源生产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依然以煤炭为主,2017年消费总量达44.9亿吨,其中煤炭占 60.4%(自给率较高),石油占18.8%,天然气占7.1%,其他占13.7%。“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是必然趋势。

  我国能源产业的特点决定了走中国特色的转型道路:一是能源需求巨大,中国经济体量大、增速快,人口基数高、需求量大;二是资源禀赋较差,虽然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是油气资源条件较差,致使油气进口量攀升;三是能源安全形势严峻,对外依存度增加与地源政治风险相互联系;四是绿色发展要求高,碳排放基数大,达到《巴黎协定》目标难度较大。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已逼近 70%,威胁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改变交通领域对石油强依赖的重要措施,对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石油需求对外依存度面临不断攀升的压力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并满足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1990~2010年,石油消费年均递增 7.1%;2010年之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降至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转型、结构调整,2017年石油表观消费达6.10亿吨,2010~2017年年均增速降至4.2%。与此同时,国内原油产量增长相对缓慢,由1990年的1.38亿吨增长至2015年的2.15亿吨,年均递增1.8%。近两年,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2017年我国原油产量回落至1.92亿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17年我国进口原油4.2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同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8.5%。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富煤、缺油、少气”,未来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仍然有上升压力。2017年我国原油进口占世界贸易的1/5,主要来源地一是俄罗斯,占14.3%;二是沙特,占12.4%;三是安哥拉,占12.0%。从伊朗进口原油3115 万吨,排在第五位,占7.4%。原油进口量不断攀升,使我国能源供应问题更加突出。

  能源替代是改变交通对石油强依赖的重要措施

  通常,石油消费并不是直接消费原油,而是石油产品,这些产品涉及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就产品而言,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液化气、燃料油、化工轻油、石油焦、沥青等九大产品占比90%以上。就消费领域而言,交通运输用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 55%;其次是化工原料,占14%;工业燃料和民用生活燃料分别占11%和5%;其他是农用和建筑用油,占比虽小,但与民生关系紧密。有数据表明,全球交通运输行业所需能源的95%来自石油。因此,今后,新能源汽车主要通过电能替代交通运输中机动车的用油。

  石油消费过快增长唤醒替代能源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天然气替代为主,电动汽车、生物能源、煤化工、甲醇等多种替代共同发展的局面。2017年,我国共实现替代石油4100 万吨,占石油消费的7%。2025~2030年,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以及电动汽车商业化应用的不断加快,电动汽车将成为交通领域替代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汽车行业“四化”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汽车消费逐步进入家庭,2002~2007年市场规模年均增长21%,每年跨越100万辆的台阶。2009年汽车消量突破1300万辆,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7年突破2900万辆。

  近年来,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在此形势下,我国汽车工业“十三五”规划不再强调数量发展,而是更加注重“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目前,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快速推进,给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变革浪潮,也给车用能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转型挑战。

  2010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大发展,2017年年销量超115万辆,同比增加54%,保有量达310万辆,同比增加57%。由于政策的鼓励,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约占全球的50%,保有量约占全球的40%。

  从销量的构成来看,2017年全球纯电动汽车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4%,插电式混合动力占36%;在中国,纯电动占83%,插电式混合动力占17%。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目前全球(包括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保有量的比例尚未超过1%。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

  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幅降低我国汽柴油需求

  燃油经济性提高及电动化合力降低汽油需求。汽车保有量增长带来用油量上升。以乘用车为例,如果仅随保有量变化,2050年乘用车用油量将是2017年的3.7 倍,达到4.7 亿吨。燃油经济性提高,将使单车耗油量大幅下降。随着燃油经济性提高,2050年乘用车用油量将降为2017 年的2.1倍。研究表明,在三种情景下,新能源汽车对汽油的替代影响十分显著。基准情境下,可减少燃油车保有量2.2亿辆,减少用油量1亿吨;激进情境下,可以进一步减少保有量9000万辆,减少用油量5000万吨;极端情况下,可以再减少3000万吨。

  在此基础上,考虑摩托车用油,以及天然气、乙醇、甲醇、煤制油等其他替代燃料,可以得出汽油消费总量。基准情境下,汽油消费峰值将达到2亿吨,并在2050年回落至1.5 亿吨左右;激进情景下,汽油消费峰值可以降低到1.8亿吨,并在2050 年回落至1亿吨左右;极端情景下,汽油消费峰值可以下降到7000万吨。2050年汽油消费中,极端情景比基准情景下降了一半。

  商用车电动化将加速汽柴油需求下滑。基准情境下,到2050年新能源替代柴油量3400万吨,减少柴油消费量24%;激进情境下,2050年替代柴油4000万吨,减少柴油消费量28%;极端情境下,替代柴油4700万吨,减少柴油消费量三分之一。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柴油需求大幅减少。在不考虑电动汽车情况下,预计2050 年我国总石油消费约为7.8亿吨。考虑电动汽车影响,基准情境下,石油消费将在2027年达到7.3亿吨,之后将在较长时间维持在7.3亿吨左右,2050年下降到6.5亿吨;激进情境下,2027年石油消费将达7.1亿吨左右,并在达峰之后较快下降,2050 年回落至5.9亿吨;极端情境下,石油消费峰值仍为7.1亿吨左右,但达峰之后加快下降,预计2050年回落到5.5 亿吨,与2015年消费水平相当。

  发展新能源汽车或可使石油对外依存度降低10%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