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快速迭代是智能电动汽车与生俱来的特性,也是下一个汽车时代的趋势,无法避免。 无论是小鹏或者其他任何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都将遭遇老车主对于产品迭代的疑惑。如何在产品创新的同时,尽力平衡客户诉求,这是造车新势力必须去面对和跨越的一个“坑”。 最近处于舆论风口的小鹏会如何“化危为机”,它将会迎来怎样的未来? “当互联网真正进入造车行业之后,才知道造车的过程中有那么多坑。”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曾经这样形容跨界造车的难度,要比互联网创业难百倍。 从“PPT时代”到量产交付,小鹏汽车跨过了很多坑,才实现从0到1的突破。但是,前进的路上,你总是预想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久前,小鹏汽车无意间自己埋下一个“坑”,引来质疑。 该事件的导火索,发生在7月10日。 当天,小鹏G3 2020款与老款车型相比续航里程得到了明显提升,分别达到401公里和520公里,综补后售价为14.38万—19.68万元。 对小鹏汽车来说,在短期内显著提高续航里程,不仅提升了产品力,证明了小鹏汽车的研发实力,更体现了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产品快速迭代升级的能力。 但是,不少老款车型的车主刚刚入手新车不足几个月,面对新出的车型,情绪难免陷入复杂,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情绪复杂的不只是小鹏的车主,还有何小鹏。两天后,为了安抚老车主,何小鹏发布了公开致歉信,回应了对于新车价格和续航的质疑,并向老车主提出“换购补偿”方案。 “从小鹏G3 2020款上市,到现在已经2天了,这可能是我最近几年里最不开心的两天,从困惑、不解、伤心、反思到直面。”何小鹏在公开信中表示。 互联网新势力进入汽车行业,摸着石头过河,尽管带来了创新的思维和模式,但难免会付出代价,遇到挫折。 激进的迭代速度有利有弊,从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加快迭代是智能电动汽车的特点,也是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一家企业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的重点之一。但是,消费者对于汽车与电脑手机等电子消费品的消费习惯,存在很大差异。目前来看,将迭代这一互联网思维移植到汽车之上,用户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理解和接受。 续航提升,为何引发争议? 小鹏汽车的新款,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所升级。硬件的升级,是电池续航里程的明显提升,软件的升级则是在辅助智能驾驶系统的多项新功能。 而辅助智能驾驶系统的相关功能,老款车型通过OTA升级同样可以实现。也就是说,与老款G3相比,2020款G3唯一的差异体现在续航。 具体来看,G3 520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520公里,综合补贴后售价为15.98-19.68万元;G3 400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401公里,综合补贴后售价为14.38-18.08万元。 而小鹏G3 2019款的三个版本综合补贴后的售价为15.58万元、17.78万元、19.98万元,NEDC续航里程365公里。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首先,中配和低配版车型存在价差,不同版本间的越级对比难免偏颇,并不能反映2020款的定价情况。 此外,2019款小鹏G3在最初上市时,综合补贴后的全国统一售价为13.58万元-16.58万元,相比当前G3 400的价格14.38-18.08万元,实际要更便宜。和G3 520的价格15.98万—19.68万元比起来,价格的差异更是明显。 不过受到补贴退坡的影响,今年2月小鹏汽车调整了售价,并于5月底开始推出优惠权益近2万元的综合优惠返利政策,针对涨价后受到影响的所有老用户,也都追加了此项权益。 也就是说,2019款G3的用户的实际成交价,与当前G3 2020款的全国统一售价相比都较低。同时,2019款G3用户还能享受5年10万公里超充五折优惠权益。 简单来看,抛开上市时间的差异,小鹏G3可以分为365、400、520三种续航版本,新车的价格则由低到高。续航越高,价格也就越贵,这是基础的定价逻辑,价格策略的本身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一辆电动车而言,续航里程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即使在过去几年电动车在技术上不断发展,但目前里程焦虑和充电难仍是制约电动汽车推广的瓶颈。 虽然老款小鹏G3续航300多公里,足够上班族一周通勤,但是从电动车的发展规律来看,用户购车时续航里程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大多数用户更青睐续航里程更高的电动车。 小鹏的经历在新势力中并不少见。 不过,于技术、安全、法规等原因,小鹏汽车确实没有办法直接更换电池来提高续航里程。因此,小鹏汽车提出了“换购补偿”方案,3年内换购小鹏汽车任何一款车型,额外享受一万元专属补贴权益。 智能汽车迭代利与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