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脚,北汽新能源与广汽也都先后宣布了在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北汽新能源下线了首台搭载固态电池的样车,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Aion LX Fuel Cell正式亮相,加满氢气NED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650公里。作为对比,搭载LG化学提供的三元锂电池的Model 3标准续航版,续航里程为445公里。 动力电池领域,已经进入了一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竞备赛。 一旦发生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就意味着市场的重新洗牌。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极有可能随着未来的技术变化而发生颠覆,没有一家厂商绝对安全——正如曾经统治市场的比亚迪,因为技术路线的差异而迅速被市场冷落一样。 宁德时代的风光之下 作为国内动力电池市场老大,宁德时代的走向,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赛道的方向。 如前所述,动力电池目前仍在进行快速的技术迭代,在这样一场以技术创新为准绳的比赛中,宁德时代现阶段的优势并不具备决定终局的能力。投资者们疯抢宁德时代股票的原因,更多是出于对动力电池这一行业的看重,而宁德时代是目前国内市场这一赛道最具实力的玩家。 在政府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增速最快、缺口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这将会宁德时代带来丰厚的红利。 此外,宁德时代也在联手车企寻找动力电池行业的新模式。 近期,蔚来传出将成立电池资产管理公司的消息,其创始人李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动车行业里电池资产管理是最大的生意”,如果一个用户一年租用电池的费用为一万元,未来中国市场电动车保有量达两亿辆时,仅电池租赁市场的规模便将达到两万亿元。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已明确投资意向。 在电池技术还未取得突破、车桩比还未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阶段,对电池的运营是解决里程焦虑的有效方法。华兴资本新经济基金董事总经理牛晓毅高速「资本侦探」:“至少在很多领域我们都听到,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觉得新基建(指充电桩建设)会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电池资产管理大有可为,这或将为宁德时代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但风光之下,宁德时代的前景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 国内市场,比亚迪对宁德时代紧咬不放,在推出刀片电池的同时,比亚迪还专门针对三元锂电池、传统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做了三组针刺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三元锂电池出现剧烈的燃烧。后来,一位微博用户@小鱼鲤鱼发布一则视频,记录了该用户对宁德时代811电池进行穿刺试验的经过,该电池同样出现爆炸及剧烈燃烧的现象,这将宁德时代推上风口浪尖。 后来,宁德时代自主进行针刺试验进行回应,结果显示其生产的三元锂电池并未出现燃烧、爆炸现象。但是,从舆论反馈来看,市场对于这一试验结果依旧存在不少质疑的声音。 从与特斯拉的合作细节中可以看出,宁德时代的技术路线也向磷酸铁锂电池发生偏移,这一路线中,宁德时代有多大优势,在未来的无钴电池、固体电池的竞争中,宁德时代能否有所突破仍充满了不确定性,毕竟在技术层面,宁德时代与竞争对手的起跑线距离并不远。 海外市场,LG化学、松下、三星SDI都是横在宁德时代全球化之路上的劲敌。 宁德时代从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市占率最高的企业,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长:2019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457.88亿元,其中境外收入仅有20亿元,占比仅4.37%。 为了打开局面,宁德时代也一直在积极推进海外布局,从2018年开始在欧洲建设动力电池研发基地,并于去年增加对该项目的投资。公开信息显示,宁德时代的首个海外工厂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生产线包括电芯及模组产品,预计2022年可实现14GWh的电池产能。但是,在强敌环绕且宁德时代不具备突出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宁德时代要突出重围并不容易。 与特斯拉的合作是宁德时代从LG化学手中抢回行业头把交椅的契机,曾毓群还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不排除为特斯拉柏林工厂提供电池的可能性。” 曾毓群 但是,特斯拉的表现也非常“狡猾”,它并未切断和LG化学的合作,同时稳步推进着自制电池的计划。这对宁德时代未来的增长空间是一大威胁。 跳出市场的竞争,仅从宁德时代本身来看,其高速增长的阶段也已经过去了。 从去年一季度开始,宁德时代的营收同比增速就在不断下滑,从168.93%的高点一路下滑至四季度的23.45%,在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时,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毛利率从2017年的36.29%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5.09%,净利率从20.97%下降至10.02%。 毛利率走低一部分需要归咎于车辆市场的整体疲软,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行业更加成熟、竞争愈发激烈,“车企董事长排队”以求和宁德时代合作的日子已经过去,电池厂商们承受着车企的议价压力,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价值进一步被认可与发掘,宁德时代需要面对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未来还充满变数。取代比亚迪、牵手特斯拉并受到投资者疯抢的宁德时代,还远未到可以庆祝胜利的时刻。而对整个动力电池行业而言,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打开的同时,变局已经在悄悄酝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