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系列之三:解析非电池零部件最强阿尔法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20
摘要:新能源汽车系列之三:解析非电池零部件最强阿尔法
核心观点:
寻找新能源汽车非电池零部件最强阿尔法:长短期结合优选赛道,多维度剖析筛选标的。从新能源汽车行业视角出发,非电池零部件具备投资机会的理由在于①价值量比肩电池材料:新能源整车成本电机电控/热管理/电源/继电器分别占11%/5%/4%/2%,与正极材料/隔膜/负极材料/电解液的14%/3%/3%/3%相近。②技术周期红利:以提高能量密度和续航为目标、关注电芯与其材料的产业链第一轮技术周期红利递减,第二轮技术周期着重发展轻量化、电气化、高压化、智能化,非电池零部件直接受益,具体体现为高压化集成化提高技术上限与单车价值量。各细分行业长期可从空间、格局、盈利三个角度对比:①行业规模:热管理>电机电控>IGBT>电源>继电器;②综合壁垒:IGBT>
热管理>继电器>电机电控>电源;③综合盈利:继电器>IGBT>热管理>
电机电控>电源。中短期景气度变化:继电器>IGBT>热管理>电源>电机电控。由此得出赛道优选顺序:IGBT>热管理>电机电控>继电器>
电源。龙头潜力以出海进度、市占率为观测指标:继电器>热管理>电源>电机电控>IGBT。
热管理:热泵空调系统推动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未来提升至8000 元左右。三花智控率先布局热泵冷媒保持技术领先,银轮股份配套吉利、江铃抢滩热泵系统市场,细分龙头纷纷布局集成化模糊竞争边界。
电机电控:2017 年起行业竞争加剧,迎来深度洗牌。海内外企业开发电驱动桥深化护城河,集成化降本增效,单车价值量降至7000-8000元,汇川技术配套造车新势力受益结构性增长,海外车企逐步破局,而卧龙电驱合作采埃孚切入欧系车企获成长空间。
IGBT:SiC 引领单车价值量提升至6000 元,国内晶圆产能加速投放,比亚迪从自供到开放,巩固技术领先优势,斯达半导从商用车切入,联手宇通客车布局SiC,车规级国产替代有望开启。
电源:集成化技术趋势消化下游成本压力,叠加高功率化趋势单车价值量约5000 元,得润电子凭借Meta 切入大众、奔驰、宝马等欧洲大客户,且率先量产22kW 车载充电机。
继电器:800V 以上的高压逐渐普及带来新技术溢价,推动行业结构性盈利拐点出现。宏发股份锁定特斯拉、大众等标杆客户新能源订单,处于供应链绝对优势地位。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热管理系统(如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继电器(如宏发股份),其次建议关注电机电控(如汇川技术、卧龙电驱)、IGBT(如比亚迪、斯达半导)。
风险提示。下游产销不及预期;价格下跌超预期;资金周转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