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D指车辆故障诊断系统,需通过专业设备连接车辆接口,读取车辆系统内的故障数据,也就是俗称的“故障码”。“新标准”针对有OBD接口的车型,其在进行尾气排放检测时,全程通过故障诊断仪与主控电脑连接,存在故障代码、故障指示器激活或车辆与诊断仪间通讯故障等都可以导致OBD检验不合格,从而造成尾气排放检验不合格,车辆无法正常通过检测。 业内人士表示,机动车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检查汽车的工作能力、技术状况,确保汽车使用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随着社会和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机动车检测行业的制度正在变得更加市场化,会越来越完善,经营模式、设施配套等也会更加人性化。 国家对机动车检测的管理也是一个逐渐开放的过程。2014年以前,我国的机动车检测主要依靠政府。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部开始在全国公路运输和车辆管理系统开始筹建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到了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交通监理队伍全建制移交公安部门。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国家推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社会化,逐渐开始机动车检测市场化的进程。 此后,随着我国汽车市场井喷式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机动车检测工作也开始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就是车检检验周期偏短、检验频次偏高,加上部分项目设计的不合理性,慢慢导致消费者对车检工作不支持甚至不愿意车检。第二,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过少,不能满足车辆迅速增长的需求;此外,一些安检机构检验行为不规范,不按标准检车,甚至存在乱收费、给钱包过等乱象。 2014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颁布,这一次改革,使机动车检测部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第一,政府取消按照汽车保有量和安检机构分布状况来核算新增安检机构数量和布局的做法,转由投资主体按照市场需求自行确定,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二,新政更显人性化,目的是为了使机动车检测工作更加便民利民。第三,新政的实施,加快推进安检机构社会化进程,禁止政府部门开办安检机构。使车辆检测产业链的利益脱钩,主动去除部门利益,保障依法履责、促进公平执法。 反映在目前的检测市场上,一方面检测机构开始实行市场化推进,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车辆环保要求不断严格,出现了目前各地汽车检测价格变动的情况。结合我们的调查可以发现,各地检测场的价格普遍相对统一,由于各个检测场为企业独立经营,场地、设备、人员存在差异,运营成本有所不同,这些都是造成价格有所差别的原因。 (责编:鄂智超、王连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