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从工信部官网获悉,6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命门,生产企业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各企业要不断提升整车设计制造和测试验证水平,加强对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防护和可靠性验证;加强对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体系管理,严格把控质量;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专项维修保养水平,对出现问题的车辆,要采取必要措施消除隐患,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发生。 会议要求,有关各方要各负其责、综合施策、抓实抓好新能源汽车安全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加大对闲置车辆、营运车辆的核查力度,对不按要求开展核查、弄虚作假、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和产品,要按有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理处罚; 二是进一步强化整车运行监测体系,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三级监测体系运行情况检查与效能评估,切实发挥好监测平台作用,及早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做好新能源汽车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提前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各检测机构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检测工作; 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做好宣传引导,发挥行业组织作用,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三项强制性国标将于明年起实施 随着新能源车在国内快速普及,关于新能源车事故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尤其临近夏季,新能源车自燃等话题再度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台新能源车在充电站后,停放在旁边的车位,随后不久起火。消防人员到场后将在火扑灭,但车辆已烧剩车架。去年,特斯拉在短短几个月当中发生多其自燃事故,令电动车的安全性受到质疑。 今年5月底,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实施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安全水平提升,在《公告》产品准入管理中提前实施《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在标准实施日期2021年1月1日之前,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提前执行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