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汽车行业重新适应了产业低谷时期的艰难生存模式,也激发了从业者对新能源技术创新和良性消费环境的深度关注。两会期间,汽车行业代表委员纷纷从自身或产业出发,建言献策,努力寻找适合当前市场和技术环境的发展模式,其中最核心的,仍然是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关键词一:稳住新能源发展方向,加速能源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快速提升中国品牌汽车品牌力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社会经济“稳定器”。历经20多年努力,主流中国汽车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等方面,已经达到并超越合资品牌,具备了品牌快速提升的基础。但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品牌力差距大,“廉价、低端”的负价值品牌现象还比较突出,难以全面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溢价能力与盈利能力差距大,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生存与发展面临困难,亟待快速提升中国品牌汽车品牌力。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建议,倡导领导干部及公务人员、公众人物,优先使用、购买中国品牌汽车;在大型活动或国家行为层面,更多展现中国汽车品牌形象;由重量级媒体引导,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共塑行业舆论环境。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多方面成就,但也面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发展动力亟待转换、核心技术供给不足、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新形势、新问题。当前,新能源汽车仍然为政策主导型市场,存在私家车需求尚未激发等问题,建议审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优化顶层政策导向,同时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激发消费新能源汽车动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继续加大对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鼓励。 全国人大代表尹同跃:推动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具体政策出台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新能源正积分不可结转,在新起草的《办法》修正案中,拟规定NEV正积分可结转,但设置了仅可结转3年,每次结转按50%扣减积分数量和可结转的前置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这对于传统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性会造成一定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建议,取消对NEV正积分结转的相关条件限制,以提高传统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性。打通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积分,将轻型商用车(N1类)与乘用车双积分管理办法(基本为M1类车)相融合,统筹制定为轻型汽车双积分管理办法。 尹同跃建议,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基础高价值零部件延长在役寿命工程,将再制造归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政策允许整车制造企业回收低续航新能源汽车,经升级改造后视同新车销售;允许回收铝合金及复合材料车身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纳入再制造再回收体系。 此外,他还建议,国家统筹针对全球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汽车标准体系与共性技术壁垒进行研究,建立中国汽车的技术新标准,助力中国汽车核心技术实力的进一步突破、升级,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车辆电动化 截至2019年底,我国工程机械和重卡保有量近1500万台,然而,这两类车辆油耗大、污染重,每年石油消耗量相当于2亿辆小轿车。 目前,在技术上,我国已经有完全能够替代工程机械领域的发动机和部分液压传动系统。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曾毓群建议,开展示范工程加速推广应用,建立相关标准法规引导技术发展,巩固我国核心零部件的领先地位,制定政策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从而引导产业快速发展,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作为电池企业代表,曾毓群还建议大力发展储能,可以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可调性,提高能源交易的自由度,建设中国特色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长远看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电价。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将储能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储能的法律地位;建立价格机制,准许电网侧储能纳入电网规划;完善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吉瓦时级大型储能示范站,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塑造中国制造新名片。 全国人大代表方运舟:以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 截至2019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成为世界领跑者。这与国家的政策推动和扶持是分不开的。但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行业技术更新快,产品无规模效应,利润微薄甚至亏损;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供应链资源紧张,成本居高不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溢价能力不足,二手车残值率低;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利性等。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建议国家研究出台政策,大力推进对公市场使用新能源汽车。放开城市新能源汽车限购指标。具体建议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拓展农村市场。积极推进路权、电价、停车、高速收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延长国补政策退坡时间,加快资金结算。给予金融、税费及资金支持。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专项研发资金支持,助力技术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王凤英:全方位助推氢能产业发展 氢气来源广泛,适合大规模生产、储存和运输,将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与燃料电池发电相结合,可为交通运输和电力等行业提供高效清洁的电能和热能,在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能源载体作用。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在基础研究、核心材料、关键部件、制造工艺和集成控制等方面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氢能产业链、标准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建议,政府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促进产品国产化;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氢能示范应用,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方式,推动大规模产业集群的形成;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能源企业牵头建立稳定、便利、低成本的氢能供应体系;完善标准法规建设,加快氢气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后的管理细则制定;制定国家级顶层氢能规划,合理规划加氢站,制定长期稳定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政策。 关键词二: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活力,降低企业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李书福: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 消费税在我国的税收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2019年我国财政收入中,国内消费税12562亿元人民币,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占当期税收收入8%。消费税中,烟、酒、成品油、小汽车四大税目占了收入九成以上。其中汽车制造业全年消费税逾900亿元人民币,占消费税总收入的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