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表示,对比之前,新的汽车下乡政策内容更加丰富,政策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面更大,对于挖掘汽车市场潜力,助推市场加速回暖都有重要意义。汽车下乡一方面,可以改善农村的汽车消费结构,改变农村的出行交通工具,拉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刺激汽车产业的发展,稳定汽车的市场,对于整体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带动作用。 新能源或成“新下乡”亮点 在各地持续推进的汽车下乡政策中,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成为政策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在广东、浙江等地的汽车下乡政策中,都把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补贴和优惠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车百智库认为,小型经济型电动汽车有条件成为新一轮汽车下乡的主力,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因此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增长,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汽车普及率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百户汽车保有量已经从2013年的9.9辆,增长至2018年的22.3辆。5年增长2.25倍,增幅可观,但与大城市相比仍处于低位。 据统计,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日均出行里程多在5公里至15公里范围内,而在无补贴条件下,满足200公里续航的小型电动汽车价格能够降至5万元左右。在充电设施可以保障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性价比已经具备与同级别燃油车竞争的能力。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发展,扶贫力度不断加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近5年年均增幅超过10%,中小城市及农村消费者已具备小型电动汽车购买力。 另外,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大多数家庭具备良好的停车和充电桩安装环境,停车充电更为便利。2020年农村地区将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对此,车百智库认为,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目前已具备推广电动汽车的基本条件。根据农村地区汽车普及率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规律测算,2030年,农村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达到160辆,总保有量可达7000万辆左右。2021年到2023年,预计农村地区汽车累计销量将可达900万辆。如果能把握好这一市场,将给新能源汽车企业贡献千亿级的销量。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表示,我国三线以及三线以下地区汽车消费潜力仍然比较大,这成为未来我们国家汽车消费新的增长动力。面对产业发生的变化,国家一方面出台了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重点完善汽车消费环境,充分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平稳汽车市场增速变化对产业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推动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虽然疫情在短时间内对汽车产业确实带来较大的冲击和下行压力,但不会影响到我国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趋势。经过调整优化以后,中国的汽车市场将逐步恢复,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2/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