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我国智能汽车体系将于2025年基本形成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28
摘要:我国智能汽车体系将于2025年基本形成

  集5G通信、北斗导航、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智能汽车,当前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这一备受瞩目的产业,迎来了重磅利好。

  近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明确了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为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指明了方向,因而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战略》是经过征求意见和修改后才最终发布的。早在2018年1月,《战略》首次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对比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正式发布的《战略》不仅在愿景的时间节点上有所延长,制定的目标也更为明确、务实。征求意见稿曾提出到202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相关框架基本形成,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重点区域示范运行取得成效,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无限通信网络(LET-V2X)覆盖率达到90%。

  正式发布的《战略》根据过去两年智能汽车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新的战略愿景。到2025年,我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展望2035到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了促使上述愿景得到落实,《战略》提出了六大任务。一是要构建协同开放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基础技术,完善测试评价技术,开展应用示范试点。二是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智能操作系统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建设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整合优势资源,组建产业联合体和联盟;创新产业发展形态,积极培育道路智能设施、车联网、网络安全、智能出行等新业态;推动新技术转化应用。三是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设广泛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设覆盖全国路网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四是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技术标准,推动认证认可,构建系统完善的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五是加强车辆产品管理和使用管理,构建科学规范的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六是完善安全管理联动机制,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搭建多层纵深防御、软硬件结合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监督管理,构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

  为保证上述任务顺利实施,《战略》还提出多项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实施,完善扶持政策,强化人才保障,深化国际合作,优化发展环境。

  实际上,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及道路测试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前行,多个地区已有示范区逐渐落地。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沧州等多个城市均已开放自动驾驶载人测试。据悉,全国20多个城市已发出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200余张。而本次发布的《战略》则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我国智能汽车体系发展与建设及时地指明了方向。

  《战略》的发布颇受业内好评。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认为,《战略》勾勒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的宏伟蓝图,政策覆盖面广,对产业发展指导性强,其出台正当其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写道:“真的很开心,我已经连续两年在百人会公开呼吁要支持智能汽车,要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现在终于有一个方向性指引了。”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