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看懂: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贸易金融、商业保理、区块链(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19
摘要:汽车金融是由消费者在购买汽车需要贷款时,可以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优惠的支付方式,可以按照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支付方法。 目前中国市场的主要业务是库存融资和零售贷款,即贷款给经销
汽车金融是由消费者在购买汽车需要贷款时,可以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优惠的支付方式,可以按照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支付方法。目前中国市场的主要业务是库存融资和零售贷款,即贷款给经销商和贷款给消费者。 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看,汽车金融比较显著的大约有三种供应链生态,一种是针对主机厂的配件供应链生态,一种是新车流通供应链生态,一个是后市场配件供应链生态,分别对应生产、销售、服务三个关键环节。 供应链金融是指以供应链上的交易合同作为信用依据,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通,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汽车供应链金融是指,在汽车行业的各个环节中,金融机构带来的资金融通业务,这些业务既包括对生产和经销商带来的短期金融服务、使用库存车辆融资,也包括对消费者的汽车贷款服务,是车辆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所包含的融资模式。 汽车金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车商贷款,一类是消费者贷款。车商贷款主要是用于开店、零配件进货,汽车进货等。 汽车金融及租赁产品具有抵押率高,安全性高,周期短等优点。 汽车金融当前渗透率低,未来潜力无限,但汽车金融风控环节薄弱,如何分散风险、承担风险成为汽车金融风控的重中之重,也是汽车金融长久发展之道。在风控方面,通常很多平台会将营销和风控放在一起,所以在贷前、贷中、贷后都要做分析评估、监管,设立预警系统,提前解决潜在风险,如此平台才能拥有足够强的业务竞争力。 5供应链金融和商业保理之间的关系 商业保理是指基于买卖双方的交易关系,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与买方订立的货物或服务贸易合同所产生的或将要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并由保理商为买卖双方提供包 括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与信用评估、应收账款管理、账款催收和坏账担保等内容的综合性贸易金融服务。 商业保理主要的工作是面对债权人转让应收帐款的业务,集应收帐款管理;坏帐催收;担保与融资为一体的业务。而供应链金融服务,在这种商业模型下,则会是找出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企业,透过核心企业将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在一起,是由核心企业对银行达成的一种对于整个产业链的金融服务。 商业保理的债权债务移转与对相有著明确的定义,即债权人、债务人等合作关系,而供应链金融则是以核心企业为主要的合作合同方,透过信息流、金流等方式来更灵活的展开业务,供应链金融是商业保理的一个分支。 目前我国商业保理通常有两种运行模式: 一种是由卖方发起的保理,其目的是对资金来源加以掌控。而这种保理模式控制流程与银行保理一 定相似性,尽管保理商会对卖方信息进行核定,但却不能充分确保每个买方均有支付意愿及能力,据此,为消除个别买方存在的不确定性,保理商就必须从其他买方回款中来确保账款自偿性,以平衡或抵消个别买方的损失。 第二种模式则是由买方发起的保理,这种保理模式在银行十分常见,很多银行称之为“反向保理”,这种模式比较容易控制银行贷款的风险,不仅满足了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生产稳定性和品质保证,而且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持续高效运作和价格竞争力。 未来商业保理行业的发展可能将出现的特征:挤出效应已然开始;不良及逾期进入爆发期;资金慌将在未来2-3年成为常态;可能面临监管后产生的诸多不确定性;以银行委贷等风控手段遭遇监管难题;区块链等与金融的融合呈燎原之势;以ABS为主的新融资渠道成为常态;金融服务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力量;双保理合作呈现规模化、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垂直细分的保理商将拥有未来,大而全、小而全的保理公司将陷入更多困境;对接资本市场将成为头部企业的趋势。 6供应链金融和融资租赁之间的关系 融资租赁是指通过签订资产出让合同的方式,使用资产的一方(承租方)通过支付租金,向出让资产的一方(出租方)取得资产使用权的一种交易行为。融资租赁的特点在于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租金的分期归流。 融资租赁与供应链金融的差异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体不同 融资租赁的业务主要是由这些融资租赁公司进行开展的。 这些公司用自有资金向供应商采购承租方所需要的设备,然后租赁给承租人,赚取采购额与租金收入的差额。当然融资租赁业务也涉及到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等其他金融或非金融类机构,但较少涉及供应链的成员企业。它是比较单一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且融资租赁公司的服务对象不限定在某一行业领域,只要对融资融物有需求的中小企业都可以成为该公司的服务对象。 一般融资租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向大而全的融资租赁巨头方向发展,该类融资租赁公司会不断的扩大其业务领域,从传统的机械制造、船舶重工等领域向文化创意、农产品等领域进行扩张; 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向专业化的细分领域进行发展,深耕于某一细分行业,朝特色化融资租赁企业发展。 供应链金融主体是供应链当中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类型千差万别,不同的供应链其核心企业不一样。不同的供应链由不同的成员企业组成,拥有不同的核心企业,其供应链金融的业务主体便有了差别。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由核心企业作为担保,向供应链当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额度的一种融资模式。主要有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应付账款融资等等。资金的提供方往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担保方是供应链当中的核心企业,主要是通过给予一定的信用期限和信用额度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2、风险不同 融资租赁公司通过购买融资标的物,再租赁给中小企业使用,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回本并赚取一定的收益。这些标的物往往是中小企业亟需的设施设备,这些设备能够给中小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是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小企业知道一旦违约,融资租赁公司将收回融资标的物,毕竟融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融资租赁公司,收回之后对中小企业将造成致命的打击,没有了用于生产的设施设备企业就会停工甚至破产倒闭。 中小企业对待融资租赁公司相比供应链金融其主观违约意愿会比较低,因为其违约成本过高。 正是基于这一点,承租方没有掌握融资标的物的所有权,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才会小。同时融资租赁公司在审批项目的时候会比较谨慎,会将一些不符合其要求的中小企业排除在融资租赁服务之外,以减小风险。并且融资租赁是采用逐期归还租金的方式回款,融资租赁公司的回款有保证,只要企业不出现较大的危机,每期一次的租金收入就能够得到保证。 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说,无论存货质押融资还是应收账款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都比较大。这些资金都是在产品售出之后企业有了实际收入时才会归还银行等融资机构的贷款。虽然是封闭式信用贷款,但贷款的归还是来源于销售回款。而企业的销售情况具有不确定性,这就给授信方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