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飘了,谁也拦不住。 昨日特斯拉大涨10%,仅三个月股价已累计上涨106%!作为智能汽车品牌,特斯拉市值逼近千亿美金。 不过,特斯拉的上涨之路并不是一直一帆风顺的,在2017年至2019年年中,特斯拉股价一直在230至370美元之间徘徊。彼时电动汽车是一个并不被国内看好的“新事物”,售价过高、技术不完善等多种问题聚焦一起,国内很多投资者早没了投资欲望。 同一时期,国内的电动车正陷入大举烧钱、补贴加速退坡等逆境中,一时间,智能汽车仿佛一纸荒唐言,不可入目。 2017年5月,雪球用户李想发帖:我重申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 特斯拉的市值在2020年百分之百可以达到1000亿美金 , 最高看到2000亿美金 。因为 , 目前为止懂得什么是智能汽车 , 并具备相应能力的汽车品牌 , 只有特斯拉一家 。 彼时的特斯拉刚刚发布2017年一季报,Model 3投产前一系列巨额投入让这季财报产生大幅亏损,股价随之一路向下震荡。这个时候谁会对特斯拉2020年市值1000亿做推论?李想。 李想是谁?2005年,李想带领团队创建汽车之家网站,目前汽车之家已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并于2012年在纽交所成功上市;2015年创办车和家,现任车和家CEO。 如今,站在2020年的年头,特斯拉市值达946亿美金,距离1000亿美金之差一条k线。 01 为什么特斯拉可以越活越好? 2004年,马斯克加入了由Martin Eberhard和Marc Tarpenning联合创立的特斯拉汽车公司,并且领导了首轮融资,顺理成章的进入董事会并成为主席。这期间Tesla经历了加州的产能炼狱,也经历了经营性现金流的严峻考验,不过无论处于怎样艰难的时刻,我们可以理解为马斯克终究一步一步走出了困局。 当我们站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回看特斯拉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功,其核心在于: 特斯拉制造差异化。披着电动车的皮卖豪华品牌车,以纯电动车身份尽可能将自己与以往的传统豪华品牌区别开。 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利用马斯克的多重身份为特斯拉品牌做背书,建立以马斯克本人为中心的特斯拉品牌形象。这是帮助特斯拉建立足够声望,向上提高品牌力最行之有效且低成本的方法。 各地工厂选址的锐利眼光。最初将经济基础极其雄厚的加州作为主要根据点,为特斯拉提供了强有力的销量支撑。后来将超挤工厂建立在上海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高效的成本控制手段。包括预先建立自给自足的电池生产线等等,使得特斯拉虽然连年亏损,但亏损额一直维持在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 加州2019年1-9月单一车型销量排名 数据来源:CleanTechnica 时间转眼至2019年,对于特斯拉来说,也成功获得了21世纪10年代一个完美的收尾。 2019年的倒数第二天,国产Model 3实现了正式交付。从2019年1月7日工厂奠基,到12月30日10点新车交付,特斯拉仅仅用了357天。在11月份特斯拉汽车在国内的注册量攀升至5597辆,也是五个月来的最高位。 在跨入21世纪20年代的第三天,特斯拉官方宣布降价3.2 万,算上2.475 万的补贴,国产特斯拉第一次降到了 30万以下。毫无疑问,中国市场会继续成为特斯拉业务拓展的助推剂。 同一天,特斯拉官方公布了2019年Q4的销量为112,000辆,全年销量达到36.75万辆,实现了年初的36-40万辆的目标。 特斯拉销量走势图 数据来源:CleanTechnica 在品牌创立17年后,特斯拉成为美国造车新势力当中几乎唯一的幸存者,同时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02 特斯拉的底气 从历史来看 , 特斯拉的盈利往往伴随着收入的高增长 : 2013年一季度 , 公司收入增速高达90% , 实现了第一次盈利 ; 2016年三季度 , 公司收入增速为80%左右 , 实现了第二次盈利 ; 2018年三季度 , 公司收入增速为70%左右 , 实现了第三次盈利 ; 2018年四季度 , 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 但是同样实现了盈利 。 而2019年三季度 , 尽管收入增速下滑3% , 仍然实现了1.43亿美元的盈利 , 大超市场预期 。 之所以说2019年的这种盈利是史上首次 , 是因为不同于过去依赖收入规模增长而实现的盈利 , 本次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控制运营成本 、 降低费用方面出现了本质的改善。 历史上前四次盈利主要依赖收入增长 数据来源 : 公司公告 、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尤其是今年以来 , 在特斯拉多款车型降价的背景下 , 特斯拉能够取得盈利更加不易 , 这表明公司运营已经有了本质上的改善 。 而在刚刚投产的上海工厂开工以后 , 特斯拉的运营成本还将持续降低 。 据特斯拉10月24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 , 上海超级工厂的整车建造成本将会比美国的生产系统低约65% , 仅折旧费用 , 就能节约2.9万/人民币每辆 。 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 , 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表态 , 希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 、 交通运输成本 、 进口关税等整体造车成本 , 在中国市场用更低的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 。对于现金流紧张的特斯拉来说,而国产Model3低售价无疑顺利解决了目前的一切困境。 特斯拉Model 3交付量持续提升 数据来源 : 公司公告 、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除了运营成本降低,特斯拉的商业版图也眼光锐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