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新能源汽车行业十大热议话题(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05
摘要:今年6月,宝马集团宣布了加快电动产品扩张计划:到2023年,将向市场提供25款电动车型,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其中近一半是纯电动车型,在两年内把纯电动量产车型的数量提升到5款。到2021年,目标向全球客户累计交付100

  今年6月,宝马集团宣布了加快电动产品扩张计划:到2023年,将向市场提供25款电动车型,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其中近一半是纯电动车型,在两年内把纯电动量产车型的数量提升到5款。到2021年,目标向全球客户累计交付100万辆电动汽车。

  热点五、丰田电动化策略从单打独斗到开放合作

  丰田在今年6月发表了电动车发展战略规划,将销售55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从2030年提前5年至2025年,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占100万辆。

  丰田计划从2020年开始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届时将有超过10款纯电动车重点投放中国、日本、印度、美国与欧洲市场。同时,燃料电池车也将大量投入乘用车与商用车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将成为拉动世界汽车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想在新能源汽车等方面与中国企业加深合作。”2019东京车展期间,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在对媒体如是说。

  

新能源汽车行业十大热议话题

  今年丰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作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7月,丰田先后与中国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建立合作,开始探讨动力电池及纯电动车的开发。9月,丰田与中国一汽和广汽集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电动化车辆及智能网联领域的合作;11月,丰田宣布将与比亚迪各出资50%在2020年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开展纯电动车及该车辆所用平台、零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除此之外,今年丰田还与常熟新中源创投等多家中国本土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建立合作。

  在出行方面,今年7月,丰田扩大了与滴滴出行在智能出行服务领域的合作,并与滴滴和广汽丰田成立合资公司,向网约车司机提供车辆相关服务,丰田将向滴滴及上述合资公司投资6亿美元。11月底,丰田海南出行公司成立,开始在海南省提供高品质的出行服务。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在混动技术路线上,丰田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一家独大,而在目前全球最受追捧的纯电动技术上,丰田的产品推出节奏则处于落后,唯有加强合作才能快速向市场推出产品。

  热点六、造车新势力“优胜劣汰”

  在车市和资本寒冬双重压力下,造车新势力阵营今年继续加大分化,以蔚来、威马、小鹏等为代表的新势力,尽管距离年度目标达成仍有差距,但均已实现了万辆产品的量产交付。

  从1-10月累计上牌量来看,蔚来汽车两款车型合计上牌14947辆,威马汽车以14286辆紧随其后,小鹏汽车为11944辆,排在第三位。大浪淘沙过后,大部分新势力的生存难度正在加大。

  

新能源汽车行业十大热议话题

  蔚来汽车今年的话题热度不减,接连遭受裁员、亏损、股价下跌、自燃召回等挫折,但是凭借更广泛的销售网络支持,订单数量加速增长,产品和服务的不断迭代,让处于至暗时刻的蔚来渐渐走出阴霾,实现连续四个月销量环比上涨,股价也回到2美元上方。2019蔚来日,全新蔚来ES8正式发布,第三款量产车智能电动轿跑SUV EC6也迎来全球首秀。

  威马汽车今年完成总额3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已近23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开启D轮融资,而旗下第二款车型威马EX6 Plus今年11月也实现交付,将与EX5担当销量提升的重任。

  小鹏汽车今年经历了G3新老车型更新交替,个人用户占比79.14%。完成4亿美金C轮融资后,旗下第二款车型智能纯电轿跑P7在广州车展开启预售。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与蔚来NIO Power签约,双方就充电业务展开互联互通合作,共同探索充电运营业务创新。

  尽管对造车新势力的质疑声音依然不断,但哪吒、零跑、理想、爱驰、新特今年都交上了相对靠谱的答卷。明年,拜腾、博郡、天际、恒大、华人运通,还有新入场的天美,也将蓄势待发,靠实力博出位。

  总之,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已进入产品交付阶段,但后续的资金支持、产品品质、规模化交付及用户服务将成为核心发展要素。

  热点七、氢燃料电池大讨论

  今年3月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是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自此开始,氢燃料电池成为今年最火的议题之一。

  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对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也给予了很大关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建议积极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他认为,相对于远程公交、城际物流、长途运输等交通方式,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续驶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的特点,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最佳选择。虽然我国氢能源丰富,但受基础设施的制约,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速度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下一步要继续加强对氢能优势区域进行氢能的全体系建设。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王曦明确表示,科技部将在“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聚焦商用车、氢燃料电池、储氢、加氢、制氢技术的研发。上汽、北汽则表示要全面加快燃料电池产业化落地。

  

新能源汽车行业十大热议话题

  截至12月,国内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了氢能产业相关发展规划。市场推广增速也明显上升,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26辆和1337辆,同比分别增长398.6%和375.8%。

  毫无疑问,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远途运输的最佳解决方案,正在逐步成为汽车产业革命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链的制约瓶颈不在两头,而在中间,即车下运氢、车载储氢和氢能加注这三个挑战。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在2019泰达论坛上明确指出,事实上,由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法规缺失,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等原因,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

  因此,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特点不同,有各自适合应用的场景,未来应该是互补、共存,而不是替代的关系。随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核心关键技术逐步取得突破,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必将释放巨大的潜力。未来燃料电池汽车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清洁环保的特性将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点八、股比开放后的首个合资项目:光束汽车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