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报废电池的关键问题在于收集渠道和资源化利用。旧手机、充电宝等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尚未建立合规渠道,如何从消费者手中收集电动车报废电池,在解决安全隐患的同时又能回收资源,这是未来最大的挑战。”林晓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一台纯电动汽车的电池从自动化组装到出库最快仅需2分钟,但电动车的电池拆解则需要2名工人操作近8小时;另据统计,我国消耗的锂资源中,来自回收的锂资源占比不到10%,部分电池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随着锂电池的规模化、高镍化,其价格也越来越低。过去10年中,电池的价格已经降至原来的十分之一,材料溢价的部分日益减少,这意味着电池材料中的金属元素价格已经越发接近电池价格。林晓表示,通过电池回收可以基本实现盈利,但仍需探索更加成熟的工业解决方案。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技术在常规消费领域已经存在,但动力电池的材料和系统不一样,亟待进一步研发来解决问题。 “废旧电池的处理不应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陈人杰建议,电池在设计制造源头要选择对环境非常友好的绿色电池材料,同时要兼顾电化学性能,构筑绿色电池体系,通过再设计、再利用、再回收,真正达到电池的绿色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