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福建“一次处罚45家景区”是自我纠偏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4
摘要:福建的做法,再次警示各地景区,要破除景区只重视创建、不重视日常维护的思维。让景区动态管理进入新常态。

福建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近日通报,经专家组对全省A级旅游景区进行实地复核检查,决定对永安桃源洞景区、莆田九龙谷景区、沙县小吃文化城、武夷山自遊小镇汽车主题乐园景区等4家4A级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处理,限期6个月整改;对永定牛牯扑红色旅游景区等24家3A级景区分别给予摘牌、严重警告和通报批评的处理;对17家3A级景区给予通报批评。
    
福建有关部门一口气对45家A级景区分别给予摘牌、严重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罚,力度之大,尤为罕见。这样的处罚,等于是自我揭短,可能在短时间内对福建的整体旅游收入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从长远来讲,这种做法,对福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前段时间,山西乔家大院等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摘牌,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也严重冲击了山西的旅游。可以说,与其等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一些景区督查,还不如先自我检查,进行整改。
          
创A级景区难,保A级景区牌子更难。创建A级景区时,当地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用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才争取来的。但要毁掉一个优秀景区十分容易,福建一次性对45家景区进行摘牌、严重警告等处罚,大多是因为这些景区设施缺乏维护、环境脏乱差、投入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这些问题实际上只要景区重视,本来是不难解决的。既然景区不当回事,被处罚也是咎由自取。
    
45家A级景区被摘牌,游客肯定会急剧下降,收入也会大幅度减少,景区管理者还有可能被追责,创建A级景区时付出的努力也将付之东流。要挽回影响,重新恢复A级景区资质,可能要付出比创建时更大的努力。但这可以让更多的景区从中吸取教训,不再掉以轻心,而是时刻有一种危机感,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使每一个景区都成为游客满意的景区。
    
这几年,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摘牌的景区还真不少。但像福建这样,没有等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出手,自己先一下子对省内45家景区进行摘牌、严重警告等处罚的还真不多见,这种做法实质是一种自我纠偏。如果等到景区环境严重恶化,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摘牌后,再采取措施进行弥补,损失可能更大,影响更坏。
    
福建的做法,再次警示各地景区千万不要麻痹大意,不要以为拿到牌子就万事大吉了,要破除景区只重视创建、不重视日常维护的思维。必须让景区动态管理进入新常态。不然,如果景区在获得质量等级后,放松要求、疏于管理,等到被撤销资质后才重视起来,可能后悔都来不及了。
    
□胡建兵(媒体人)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