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我市申报的“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简称“能源材料实验室”)获得授牌,成为首批四家福建省创新实验室之一。获得授牌的还有福州市“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泉州市“中国福建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宁德市“中国福建能源器件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当今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动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和地方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能源材料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助力厦门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迈向海峡科技创新中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基础坚实 吸引国际领军人才加盟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三方共建“能源与石墨烯创新平台”,得到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厦门大学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推进建设。该平台建设以来,已建成7万平方米能源材料大楼,即将投入使用。以“国际领先、产业急需”为标准,联合龙头企业共同搭建公共支撑平台,亚洲首座无噪音实验室、原位电子显微平台、微纳加工平台等先进研发设施已启动建设。 在人才和机制创新上,该实验室探索并实践协同创新机制和市场化用人机制,汇聚了一支150多人的队伍,其中包括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诺贝尔奖得主诺沃肖诺夫等国际领军人才加盟;近3年承担国家重大项目60余项,产出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为我国获得多个国际重要奖项。 目前,能源材料实验室已与宁德时代、天马微电子、恒申、安踏、弘信电子、乾照光电、中核、中广核、中航工业等省内外30余家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研发代工、技术入股、自主孵化等多种模式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并已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石墨烯新材料、国产仪器装备等领域孵化创办了益舟新能源、普识纳米、超新芯、华宇龙盛、晞和科技等一批高技术企业。实验室还联合龙头企业筹备“厦门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将为我市培育发展Micro-LED新千亿产业。 前景广阔培育能源材料战略新兴产业 能源材料实验室以“面向大变局、聚焦大需求、搭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攻克大项目、取得大贡献”为建设思路,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围绕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解决核心技术难题,培育能源材料战略新兴产业,争创“顶天立地”的综合型平台。 在研发布局上,围绕国家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战略,根据省市千亿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聚焦高效能源存储、未来显示技术、低碳能源系统等先进材料,仪器装备网络、能源政策智库等方向,开展以用为导向的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解决单一创新主体无法攻克的战略性、瓶颈性难题,构建贯通科学与技术、材料与仪器、成果与市场、政策与经济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机制灵活组建高效自主管理机构 能源材料实验室主任田中群院士在授牌仪式致辞中表示,能源材料实验室将以国家级实验室为目标,重点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做到体制机制活、研发条件优、创新人才聚、产学研用融,打造“创新共同体”。 据介绍,实验室将以最有利于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支撑引领能源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路来设计体制机制,探索灵活的体制模式,组建高效自主的管理机构,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新型管理制度。通过新型体制机制,为实验室的创新创业创造提供强大动能。 打造“国际一流、福建特色”的研发条件,建立从实验室到样板工厂的全链条研发平台,能源材料实验室将通过吸引国内外创新团队以及各类创新主体进驻大楼,打造创新创业创造的生态圈。到2023年,汇聚规模约500人的研究队伍。同时,探索多元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产业界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在能源存储与转化、智慧能源管理、未来显示技术等领域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引领支撑产业发展。探索省创新实验室的协同创新联盟机制,站在国家协同层面打造科技共同体,联合首批省创新实验室以及省内外优势创新力量,争取成为国家级实验室。 首批四家福建省创新实验室 ●厦门市 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 ●福州市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泉州市 中国福建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宁德市 中国福建能源器件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点击 福建省创新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