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进一步拓展。“十二五”以来,泉州市以大力实施“万千百十”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举办“欢乐泉州”、“到人民中去”、文艺公益“门诊”和常态性诗歌朗诵、艺术展示等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内容不断拓展。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每年完成农村电影放映2万场以上。实施戏曲振兴工程,设立每年500万元的戏曲扶持专项资金,鼓励创作大型木偶戏《勇者传奇》、南音《素馨花》、梨园戏《新编御碑亭》、戏曲《丝织虹桥》和《烽火佳人》等泉州优秀传统戏曲演艺项目。 新兴文化产品供给层出不穷。在保证传统优势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供给稳步增长的前提下,泉州市大力培育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动漫等新兴业态优秀文化产品供给。推动设立“创业孵化+运营投资”模式的动漫产品展览交易中心,打造动漫产业化互联网平台。目前,“动漫网”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发行渠道,世茂原创IP动画《灵石茂险王》正陆续在全国各大少儿卫视开播,石狮茂险王主题乐园作为全国首座原创IP主题乐园于2016年9月开业。立足泉州文化历史资源,组织制播电影《憨爸》《深流不息》《战缨》《活水》《七十二》等,网络剧《本元》,综艺节目《长大之前去旅行》、《新声有范》等一批重点影视精品。高清互动云电视平台,集客类业务占广电网络业务总收入的比重升至近25%。 文化创客空间不断扩大。目前全市以认定19家市级众创示范空间和17家市级众创空间名单。其中星期YI创客空间、灵感文化公社等9家被认定为福建省众创示范空间。创客领SHOW、知识产权创客家园等6家获评第二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区获评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丰泽领SHOW天地文创园、鲤城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石狮星期YI创客空间、晋江五店市,以及浦西万达、东海泰禾、中骏世界城等为中心的文化消费商圈。 文化消费机制持续创新。创新文化消费机制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扩大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条件。2016年以来,泉州市结合市民文化消费特点,开发推广泉州文化惠民卡,致力打造文化消费新名片。目前,泉州文化惠民卡已完成软件技术开发及文惠卡商城、微信公众号、手机APP推广应用,共签约8大类文化商家(企业)3000多家约20000款产品,同时开发惠民电影票务平台、字画定制平台和文创大师视频展销平台、残疾人手工艺品定制平台,发展近20万个会员,线上线下累计成交量达3000多万元,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文化消费”新模式。 “到2020年,泉州市将形成以创意设计、工艺美术、包装印刷、文化旅游为引领,以广播影视、动漫游戏、广告会展、演艺娱乐为支撑,与国家海丝文化战略、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高度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改办主任许旭明表示,力争产值亿元以上文化企业达250家以上,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速12.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者:少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