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敷衍整改、拒不整改、整改不力的,嚴肅追責問責。”泉州市委巡察辦主任張榮寶介紹,今年以來,因海西基地科技項目問題整改不力,原市科技局重點辦負責人受到誡勉處理﹔洛江區河市鎮黨委也因生態環保領域掃黑除惡專項巡察整改不力被通報批評。 為進一步完善監督整改鏈條,泉州市出台《巡察成果運用“四跟進一報告”制度》和《推進巡察整改常態化長效化實施辦法》,推動巡察監督與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有機融合、有效貫通。市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室和派駐紀檢組把巡察整改納入日常監督重點,加強整改情況的全面督查、回訪檢查、定期復查,嚴把整改質量關,確保問題“見底清零”。 據統計,自啟動市縣巡察工作以來,泉州市委巡察組共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專題報告18份,向有關單位移交辦理事項40件,推動開展專項整治,挽回經濟損失3.15億元﹔結合巡察整改,健全廉政談話、履責報告、檢查考核等壓力傳導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推動各級各部門完善財務管理、村級“三資”管理等方面制度1631項,有效堵住監管漏洞。 立巡立改,充分發揮了巡察整改牽引作用,集中力量推動解決了一大批“老大難”問題,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泉州市委開展巡察工作以來,共反饋3559個問題,現已完成整改3437個,佔比達96.6%。(庄志陽 張曉斌 黃伯鋒) 觀點 ■福建省委巡視辦三處處長 陳盤 巡察是政治監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須把推動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作為聚焦點、著力點,做深做細做實市縣巡察工作,推動管黨治黨責任傳導到“神經末梢”,讓群眾感到黨的關懷就在身邊。泉州市委堅持人民立場和群眾路線,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巡察,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有力地增強了政治監督質效,夯實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南安市紀委常委、市委巡察辦主任 王長遠 邁開“鐵腳板”,訪得一線情。巡察干部不能僅僅依賴於來電、來信、來訪,更多是要走出去,走到市民廣場、走進鄉間田野、走入車間廠房,訪出線索,談出實情,察出問題,真正在一線掌握民情,推動問題在一線解決,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黨的關懷就在身邊、從嚴管黨治黨就在身邊、正風反腐就在身邊。 ■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 宋偉 市縣巡察既要把握“全覆蓋”量的目標,又要注重“高質量”質的要求。泉州市在統籌力量配置、強化規范實施、創新組織方式上下功夫,堅持常規巡察與專項巡察並進,市縣聯動巡察與交叉巡察結合,巡鎮帶村與精准聚焦同步,全面抓好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彰顯巡察監督利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