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西梧村入村主干道堆砌的废弃牡蛎壳一直是西梧人的一块心病,也拉低了美丽乡村的“颜值”。据了解,该区域为邻村东梧村在西梧村的“插花地”,早期村民们不约而同将牡蛎壳堆砌至此,目前由西梧村村民承包经营,整治难度进一步加大。 经过镇、村、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多次协调,积极做通承包户的思想工作,收回村集体土地,将堆积的一万方牡蛎壳清运至玛塔公司制作土壤调理剂,整治后进行绿化美化,打造村门口休闲公园,提升村容村貌。 “五一”劳动节期间,西梧村一年一度的“表彰大会”选树一批先进代表,表彰年度卫生文明户、党员先锋户、优秀村民,组建了一支由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党员团员组成的志愿队伍,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门前三包”落实到位,完善垃圾治理、污水整治机制,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出力的良好氛围。 眼下,西梧村旧村提升改造如火如荼进行中,“庙畔新区”的建设构想也提上日程。计划将100多间无实用性的老旧危房拆除后平整土地,规划建设25栋房屋,由有意向的村民通过公开招投标程序获得土地建设权,招投标收回的土地资金按照面积比例补偿给老旧危房的原屋主。同时,参照梧桐小区“统规自建”模式,获标的村民建设统一规格、统一风格的房屋,村委会以不营利原则投入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旧地新建”不仅消除安全隐患,盘活土地资源,也帮助部分住户解决住房难题。 结合景观多样性与本土特色,西梧村妈祖文化园、渔人集市、方圆广场等项目陆续进入招投标和施工阶段,旨在将旧村打造成传承历史文化记忆的“可看、可用、可吃”的生态宜居村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老乡富不富,一切靠支部,班子强不强,要靠领头羊。”在福建省委党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专题培训班上,“领头羊”吴志雄激情洋溢地推广输出西梧村强村之路的发展模式,打响“西梧起凤”的品牌知名度,各地代表团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领航乡村振兴。 四都镇党委坚持“党建一盘棋”总体思路,通过“强村带弱村”“三联四定”“党组织达标创新”等活动,学习推广西梧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山海优势,因地、因村发展不同产业,规划打造生态宜居村落。截至目前,沿海片区建立4个牡蛎加工中心,重点发展近海养殖和海洋捕捞,平原片区建成石溪村、上湖村、田美村4000亩高标准农田,打造融牧生态养殖等5个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多举措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重要时期,四都镇党委进一步统筹全镇国土空间、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建筑功能等布局,大力推进“次中心”城镇建设,扩大集镇区面积,推动区域产城融合,提升美丽乡村的发展活力,共创“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四都。(四都镇党委书记 陈燕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