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福建诏安四都:“西梧起凤”领航乡村振兴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24
摘要:西梧村休闲公园(施洁亭摄)四都镇地处诏安县东部,下辖21个村(居),自然景色优美,区位优势突出,物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生态乡镇、省文明乡镇、省

西梧村休闲公园(施洁亭摄).JPG

西梧村休闲公园(施洁亭 摄)

四都镇地处诏安县东部,下辖21个村(居),自然景色优美,区位优势突出,物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生态乡镇、省文明乡镇、省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乡镇。近年来,四都镇按照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打造了西梧村、四都村、田美村等一批精品村,带领人民群众增收致富,走向小康生活。

未来五年四都镇如何发展,怎样把握发展机遇,补齐发展短板?“工业强镇、海洋兴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富美小城镇、次中心城镇”的奋斗目标如何实现?从西梧村“渔村蝶变”的历程中,探寻发展模式,解锁发展密码,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美丽的西梧村坐落于诏安湾沿海,依山傍海,有近海海域4800亩,浅海3000亩,全村人口2100多人,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是一个农林渔并举,以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为主要产业的滨海渔村。短短几年内,西梧村实现了由“后进村”到“明星村”的飞跃转变,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福建省美丽乡村培训基地”“福建省首批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2013至2019六年间,村民们的人均收入由6800元翻两番达28000元。

西梧梧桐小区航拍(陈旭玲摄).jpg

西梧梧桐小区航拍(陈旭玲 摄)

“五心”打造美丽乡村

仲夏时节,走进诏安四都镇西梧村梧桐小区,一栋栋充满闽南田园风光风格的别墅拔地而起,这是诏安第一个省级村镇住宅小区,第一期29栋的首批村民入住新厝已两年,第二期20栋也全部完成装修,村民们满怀欣喜地拎包入住。

“以前,村内生活垃圾堆积如山,牡蛎壳随处可见,流传着路颠、水咸、人人嫌的民间俗语。现在,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村民们收入多了,纷纷盖起了新房。”入住梧桐小区的村民沈雪芳笑着说,小区的基础配套设施齐全,还可以用天然气做饭,村里还建起污水处理厂、休闲公园、家风家训馆、牡蛎加工中心......

沈雪芳原是梅岭镇人,几年前要嫁到西梧村时,家人印象中的西梧村环境差、人穷,担心沈雪芳嫁过去之后会过苦日子。“我妈以前担心我吃不饱穿不暖,住旧房子。如今生活好了,她还经常来我家住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欣喜的改变还要从西梧村“领头雁”说起。2014年,吴志雄被推选为新任村支书后,带领村两委首创“五心”工作法,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巩固党建根基,积极破解发展症结,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西梧村两委以“核心”强班子,采用“换头脑不换人”的方式,大力整治慵懒散,极速形成一支正义感重、责任心大、战斗力强的班子,在村民中树立起威信,团结带动村民干事创业。以“公心”收回集体资产,加强农村“三资”管理,通过沟通协调、法律诉讼等多种方法,成功收回4800亩村集体滩涂,为村集体创收470多万元。以“爱心”化解房派斗争,壮大乡村和谐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力量,成立“东西梧奖学奖教基金促进会”,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营造和谐稳定、尊师重教的发展环境。以“恒心”服务群众,规范村务运行机制,打造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全天候服务群众大事小事。以“决心”践诺项目,先后完成41个为民办实事,总投资12000万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梧村又推动旧村改造、交战公路、印象牡蛎湾等一批民生项目,美丽乡村的“雏形”初步形成,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

西梧村虾池渔港(陈旭玲摄).jpg

西梧村虾池渔港(陈旭玲 摄)

“牡蛎”撬动产业兴旺

西梧村成功收回村集体虾池和滩涂后,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的课题摆在了村两委面前。西梧村因地制宜,从一颗颗小小的牡蛎入手,整合生产、加工、利用等环节,形成牡蛎养殖-牡蛎加工-牡蛎壳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撬动起产业兴旺的基点。

为释放发展红利,西梧村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按每户人口数实行虾池发包款分红,投入300万元用于改造水电路和修建海防路,完善近海养殖区域配套设施,不仅点燃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也改善了渔民的生产作业条件。同时,新建牡蛎壳加工中心,规划设计800平方米的加工作业区,把全村零散的牡蛎加工作坊集中起来,规范污水达标排放。

而牡蛎加工后的牡蛎壳如何变废为宝?在镇村两级的努力下,引进了福建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废弃牡蛎壳制成土壤调理剂等产品,广泛运用于农业种植、水产养殖和建筑材料领域。目前,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总投资1.5亿元的二期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可建成投产,建成后可年产牡蛎壳制生物源土壤调理剂25万吨,有效解决诏安县沿海地区牡蛎壳堆弃污染的环境问题。

“西梧村以牡蛎为元素,设计出蚝美丽、蚝强壮等文创产品,积极打造印象牡蛎湾等网红打卡地,加强文旅融合,进一步延伸牡蛎产业链。”吴志雄介绍到,全村渔民每年向海发展收入超亿元,海洋和渔港成为全村经济收入的最大来源。

今年来,四都镇以“生态建设年”为契机,加快推进西梧国家二级渔提升项目,计划投入2543万元拟建配套陆域2.27公顷、码头岸线150米、防波堤500米,建成后可形成港内8.0公顷的安全避风水域,打造充满活力的临港经济。

大梧小学学生参观家风家训馆(施洁亭摄).jpg

大梧小学学生参观家风家训馆(施洁亭 摄)

“突破”加强内外兼修

进入2020年,西梧村的渔村蝶变之路被赋予新的内涵,突破发展瓶颈,直面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坚持“面子”和“里子”一起抓,充分发挥省级美丽乡村的示范作用,先行先试带动其他村居实现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