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民主实践,换来村民的同心同德。在今年2月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村两委和党员果敢担当,村民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妇女志愿者和回乡度假的学生志愿者逆风而行,守关把口、发放口罩、代买蔬菜、消杀环境、开展宣传、随访健康,16天风雨兼程换来雨后的初晴。张谋独说,“正是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东山才能打赢这场防疫战。”这,就是最壮丽的文明实践。 今年5月中旬,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19年度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名单,东山村与大埔村双双榜上有名,获得400万元奖励。 延泽之美 延泽之美,美在志愿服务。这个社区成立于2015年,是磁灶第一个城镇新型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磁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部就设立在这里,门面高悬晋江新时代文明实践Logo:夸父逐日——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这一内涵,在磁灶镇和延泽社区不断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借由党员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的力量,如同阳光里轻捷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5年,吴俊荣、吴潇泠等人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牵头组建“磁灶公益联盟”,把志愿者聚到一起,为实现共同的梦想而努力。2016年“磁灶公益联盟”注册为磁灶镇志愿者协会,如今已成长为磁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之一。如今,磁灶镇志愿服务和公益团体越来越多,磁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与志愿者协会资源整合、一体运行,相继组建9支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小队、27支村居志愿服务小队和24支校园志愿服务小队。乘着文明实践的东风,志愿服务如同龙窑之火越烧越旺。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是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必须使志愿服务之根深扎社区和乡村,充分发挥志愿者与老百姓“零距离”的优势。“橄榄”是一个在晋江市民政局注册的慈善协会,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把开展“一对一”帮扶和救助疾病、慰藉孤寡作为自己的常态服务。就在6月9日这天,他们又走进延泽、磁灶、三吴、洋宅等社区和村落,为帮扶对象送去菜米油盐和关爱慰藉。创会会长吴琼英和协会负责人吴捷玺说“,我们在当地党政和村居委会的帮助下,经常走村入户走访摸排,确定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开展常态帮扶。今年共有21户对象纳入帮扶名单。”(晋江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