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福建福州新基建建设行动方案:推动核能等产业智能化发展(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14
摘要:5.构筑卫星互联网。建设融合高通量卫星互联网通信和广域网无线通信为一体的新型智慧海洋综合基础设施,拓展高通量卫星互联网技术应用。完善北斗定位基准站网,到2022年建成10个以上北斗定位基准站,提升时空信息定

5.构筑卫星互联网。建设融合高通量卫星互联网通信和广域网无线通信为一体的新型智慧海洋综合基础设施,拓展高通量卫星互联网技术应用。完善北斗定位基准站网,到2022年建成10个以上北斗定位基准站,提升时空信息定位精度和实时获取能力,推广基于北斗车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智能车载终端应用。建设海丝卫星服务基地,实现卫星数据的接收和处理。实施“卫星+”示范应用工程,在城市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国土测绘方面推进卫星应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支持达华智能等企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卫星互联网建设提供支撑服务。〔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委、市海渔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6.建设高水平数据中心。推进数据中心资源规模化集聚,大力支持国家级大数据资源汇聚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构建数据蓝海。发挥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试点优势,加快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中电数据产业园、贝瑞和康基因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新引进一批国家级健康医疗行业数据中心落地。加快建设国家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做大做强大型互联网企业区域性数据中心,推动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盘古天地东南区大数据中心、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建设。发挥“数字福建”两朵云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福州城市数据中心、数据开放实验室建设,建设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创新基地,组建数据运营公司。筹划“海丝”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海丝”数据枢纽。依托世界遗产大会机遇,建设世界文化遗产大数据中心、数字世遗中心。到2022年,形成统筹规范、存算均衡、空间集聚、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超6万个,新建数据中心PUE值原则上不高于1.3。建成城市大数据平台,形成百亿公共数据储备池,支撑智慧化城市治理。(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委、市卫健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大数据服务中心,各通信运营商,长乐区政府)

7.打造全国领先存算平台。大力发展自主可控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加快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建设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科学布局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构建超算应用高地。加快AI算力中心建设,发展城市开放算法平台,提升AI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加强视频细分领域能力,推动影视渲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市级政务区块链基础设施框架,推动区块链技术示范应用工程、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完善数字福州主链和福州市政务数据共享、公共信用信息、电子证照等多条应用链。到2022年,建立规模合理、应用广泛、链条完备的算力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省超算中心建成13440万亿次每秒计算能力和30PB数据存储能力,平均资源利用率超过50%。(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委、市科技局)

8.建设“城市大脑”共性能力平台。深化福州自主开放“城市大脑”总体架构设计,统筹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视频云、融合通信等新技术支撑平台,构建AI能力、数据能力和应用能力等三大能力平台,打造城市智能中枢和数字公共底座。建设城市AI中台、城市人脸识别、可信数字身份、电子缴费、时空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拓展市级电子证照库和可信电子文件库,全面融合轨道交通、卫生教育、市场监管、水电气等数据资源,推进城市数字驾驶舱和经济运行分析平台等建设。到2022年,实现“城市大脑”全面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码通行”、城市运行“一屏通览”。〔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委、市发改委、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管委会、市统计局、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市大数据服务中心,市直各有关单位〕

(二)深化建设融合基础设施

9.积极建设智慧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时空地理信息平台,汇聚地理空间(GIS)、城市与建筑(CIM+BIM)、动态物联网(IoT)、经济社会关系与规则(AI)等数据信息,聚焦重点场景有序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完善规建管感知、管控、评价手段,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工程质量、重大风险源、工地扬尘等管理水平。提升各类园区、社区、医院、学校和商业楼宇的设施互联感知能力,推进城市桥梁、管廊管线等设施智能化改造,创新智慧化管理模式。加快红庙岭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建设,推广智能垃圾回收箱、分类回收屋等设施,完善大数据、5G通信、视频感知等设施配套,提升垃圾智能处置水平。强化联排联调、水系可视化等水系调度工程智慧能级,提升雨洪调度管理和应急防汛能力。加快应急管理综合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应急保障和指挥调度水平。统筹建设杆柱基础设施,推广智慧灯杆,改造升级现有电力塔杆、通信基站、路灯杆等,实现统一部署、一杆多用和统建共享。〔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城管委、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大数据委、市应急管理局、市通管办、市公安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10.加快部署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升级交通信号和交通指挥信息网络,推广红绿灯诱导模式。推进基于C-V2X技术的车路协同车联网示范建设,统筹推动路侧及其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实现“便利的人+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智能的云”交互协同。推进智慧高速建设试点工作,打造智能驾驶示范高速公路。加快停车场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智慧停车平台,提供停车互联、预约泊车、无感缴费等便民服务。加快智慧安检等智能设施建设,全面实现机场、火车、地铁、公交等场站无感刷脸通行等服务。推动船用设备智能化升级,加强无人驾驶船、智能船舶等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责任单位: 市交通局、市建设局、市发改委、市交警支队、市海渔局、市大数据委、市工信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

11.全面推广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与能源设施深入融合,构建共享开放的能源互联网体系。推动电力物联网建设,完善城市电能“一张网”。加快配电站房和小型数据中心融合建设,提供网络加速服务和边缘计算能力。在工业园区、重点工业企业推进供能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高效洁净、无缝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加快市级能耗在线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督促重点用能企业、商业办公等建筑加快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端建设。加快建设市域高速公路服务区城际快充站,积极推进居民区和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推动特高压变电站等电力能源建设工作。加快清洁能源电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核能、风能、太阳能等产业智能化发展。推进氢能“制、运、储、用、管”设施智能化升级,培育氢能燃料电池、加氢站、氢能源汽车等产业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福州供电公司)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