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泉州3月22日电(通讯员傅晓云)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没有止境,生态检察探索就没有止境。2018年以来,福建省南安市检察院始终以办案为着眼、以生态发展为提升,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聚焦小流域综合治理。 该院以重点流域为布网,推进巡查制度化。2018年以来,该院与市河长办会签《关于开展生态网格巡查联系工作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生态网格巡查联络站”,针对南安市4条劣V类河流现状,聘请17名流域乡镇生态网格巡查员,对重点网格单元实行重点巡查,及时、全面掌握网格内河道、湖泊、水库、水工程等实时状况,实现“动态监管、全面跟踪、综合处置”的工作格局。并通过定期相互通报涉河涉水刑事犯罪案件办理和执法检查情况,实现信息互通。 同时,该院注重平台建设,畅通监督反馈渠道,依托南安检察掌上监督指导中心平台,建立网格化+社区检察官端口,生态网格员发现线索,第一时间和生态联络员实时对话。调查核实后,根据情况启动立案监督程序或移送线索至相关责任部门。检察监督指导中心依托后台对事件受理、处置、反馈进行监督,受理提醒、适时督促、评估实效。而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注重加强网格联络员与行政司法实践的互动,在办理破坏生态环境资源案件时,委托网格联络员督促当事人与受损方达成赔偿协议,以补植复绿、公益补偿、承担劳务、给付货币等方法恢复生态原貌,最大程度降低侵害损失。 “网格化+生态”工作模式的助推下,该院共收到网格员线索反馈8条,从中成功立案监督1件1人,在维护生态环境、构建美好家园的道路上走出了特色检察创新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