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思创医惠: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0078 证券简称:思创医惠 公告编号:2020-042 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 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异议声明 姓名 职务 无法保证本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因 声明 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 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 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 被委托人姓名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69,411,46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8元 (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思创医惠 股票代码 300078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孙新军 曾正 办公地址 杭州市莫干山路1418-48号 杭州市莫干山路1418-48号 传真 0571-28818665 0571-28818665 电话 0571-28818656 0571-28818665 电子信箱 sunxinjun@century-cn.com zengzheng@century-cn.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秉承“互联物联,改变生活”的理念,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平台大数据交互、 微服务框架、区块链”五大核心技术,创造性地将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平台、网络、终端各个层面进行融合, 形成以智慧医疗、智慧商业、智慧健康、智慧养老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布局,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发展,致力 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医疗和物联网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一)智慧医疗业务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坚持以“简约智慧医疗”为理念,以“病人安全、医疗质量、临床效率和费用控制”为目标,依托物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为各级医院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构建面向医院业务、基 层卫生、居民养老和健康管理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大众和医疗机构提供全人全程可及连贯的医疗 信息服务。目前公司产品主要涉及智慧医院、智慧医共体、智慧养老、智能制造等板块,专注于打造创新 型智慧医疗服务生态体系,助力医疗改革、提高医疗效益、服务全民健康。 2、主要产品及用途 (1)智慧医院板块,公司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依据国家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标准、互联互通标准、 智慧服务评审标准,并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积累的成果、整合医院的医疗信息基础上,以全新的技术架 构进行医院信息化整体规划、建设,包括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打造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 设;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诊服务;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使管理者实时掌 握全院运转的状态;面向课题研究的“智慧科研”,为科研提供标准的、准确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医疗数据。 医惠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将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支付、人工智能、认知技术以及大数 据技术和5G等新技术融入医院系统的建设,旨在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复杂的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降 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 智慧医院板块的主要产品有:①智慧医疗:主要产品有医院信息智能开放平台、ThinkGo人工智能开 放平台、一体化服务平台、一体化监控平台、临床决策辅助支持系统、智能门户平台系统、电子病历后结 构化、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等;②智慧管理:主要产品有多网合一的物联网基础架构平台、物联网共性开放 平台、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内镜消毒质量追溯系统、智能婴儿防盗系统、医用织物管理系统、医 废全流程监管整体解决方案等;③智慧服务:主要产品有患者全预约平台、患者智能开放平台、健康宣教 系统、室内导航系统、掌上医院、智能云随访系统等;④智慧科研:主要产品有科研服务平台等。 (2)智慧医共体板块,公司智慧医共体整体解决方案遵循国家深化医改、推进建设紧密型医共体的 相关政策,同时基于公司多年深耕医疗信息化领域积累的行业经验,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助力整合型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构建,包括领域建模设计和微服务架构一体化、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一体化、前台业务和后台 管控一体化的构建。旨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 和家庭医生制度构建,为广大居民提供连贯、可及、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产品有智能MDT&远程 医疗平台、慢病管理系统、母子健康手册等。 (3)智慧养老板块,公司医养结合的智慧养老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 个人健康闭环管理,通过智能床、智能鞋、智能药盒等设备进行慢病患者以及独居老人的居家体征监测, 实时远程看护其健康、用药以及睡眠情况。主要产品有智能云随访系统-居家监测、智能床、智能药盒、智 能鞋、五网合一乐居平台等。 (4)智能制造板块,公司围绕智慧医院、智慧医共体、智慧养老的整体解决方案开展相关硬件的智 能制造,实现软硬件协同发展。主要产品有被服自助回收站、被服自助发放站、智能回收车、智能药品柜、 水洗标签、卡片标签、婴儿标签等。 3、经营模式 公司智慧医疗产品目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并积极向境外市场开拓。业务通常采用直营的模式,主要 客户为国内及港澳地区的大中型医院及其他医疗养老机构。 4、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著名的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在业内领先开发了医疗信息智能开放平台,推 动了国内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变革。公司是国家卫健委委属医院信息平台技术方案顶层设计单位,作为 核心单位参与了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等多项国家部、省级标准制定。公司牵头编制的相关标准通过ISO 国际化标准组织认证,开创了该领域中国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国际化的先河。公司是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首 家给境外医院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同时提供电子病历 等级评审、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测评、JCI以及HIMSS认证咨询服务的IT企业。 (二)商业智能业务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商业智能业务主要以RFID标签的研发生产为基础,物联网应用开放平台为生态体系,提供智慧门 店、服装供应链、智慧城市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为实现数字化零售、供应链全流程管理、商业体系风险管 控等方面提供全面的系统集成服务。 2、主要产品及用途 (1)智能防损板块,主要产品有实现防损防盗产品展示功能的硬标签、软标签、电子标签及其配套 设备、AM/RF天线系统、展示保护类产品;以及RFID监测系统、智慧仓储系统、智慧门店系统等集成应用 系统和平台。 (2)无人零售/智能结算板块,主要产品为无人零售解决方案,采用“物联网”+“机器视觉”+“互联网” 等多重主流技术,打通卖场“人”、“货”、“场”,为消费者打造“即拿即走免排队”的消费体验。 (3)智慧城市物联网板块,主要产品有智慧窨井盖管理解决方案、智慧城市部件姿态管理方案、智 能地下管网监测、智能排污预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通过灵敏度高、可定位的电子标签对城市公共设 施、固定资产数据进行读取、采集、显示、识别以及监测,实现智能监测、智能管理以提高效率。 3、经营模式 公司商业智能产品销售覆盖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海外市场以ODM、OEM为主,部分区域为直营模 式,客户主要为从事服装、零售等行业的应用系统集成商。国内市场均为自主品牌,以“一站式零售解决 方案提供商”的定位,采用直营加代理的模式,主要客户包括大型商超、服装连锁企业、3C卖场、生鲜店、 珠宝、物流、市政以及资产管理等行业客户。 4、行业地位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EAS全产品线制造基地之一,目前EAS拥有7大产品系列,共计500多种产品,其中 硬标签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多年稳居全球前列。公司也是全球最大RFID技术研发生产基地之一,为多家国 际知名RFID客户提供OEM服务。公司产品出口遍及欧洲、美洲、中东、东南 亚等70多个国家及地区,与 全球300多家客户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元 2019年 2018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7年 营业收入 1,573,993,606.47 1,294,633,555.55 21.58% 1,112,251,720.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7,607,911.10 143,472,605.91 2.88% 130,262,340.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19,728,829.88 130,481,298.93 -8.24% 108,591,186.0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016,052.21 -2,250,476.51 278.45% 183,688,718.2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8 0.18 0.00% 0.1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18 0.18 0.00% 0.1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40% 6.75% -0.35% 6.38% 2019年末 2018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2017年末 资产总额 4,224,616,751.91 3,424,095,703.68 23.38% 2,901,704,986.9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2,891,926,589.19 2,191,940,887.06 31.93% 2,062,117,296.34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303,023,959.84 420,744,146.07 344,101,775.15 506,123,725.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796,852.22 60,544,071.24 31,920,639.65 26,346,347.9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6,682,959.32 51,192,541.89 29,940,648.58 13,116,299.6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8,762,084.71 -6,075,185.82 -6,862,365.96 145,715,688.70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 股股东总数 32,731 年度报告披露 日前一个月末 普通股股东总 数 37,260 报告期末表决 权恢复的优先 股股东总数 0 年度报告披露 日前一个月末 表决权恢复的 优先股股东总 数 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 持股数量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 量 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 数量 路楠 境内自然人 14.69% 126,208,300 0 杭州思创医惠 集团有限公司 境内非国有 法人 10.58% 90,912,612 0 质押 55,998,800 章笠中 境内自然人 2.86% 24,601,203 18,450,902 质押 5,829,597 中国建设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 -交银施罗德 阿尔法核心混 合型证券投资 基金 其他 2.35% 20,228,957 0 全国社保基金 一一八组合 其他 2.26% 19,437,641 12,914,798 方振淳 境内自然人 2.23% 19,160,312 18,045,112 质押 19,160,312 西藏瑞华资本 管理有限公司 境内非国有 法人 2.10% 18,045,112 18,045,112 质押 8,995,111 浙江鲲鹏资产 管理有限公司 -鲲鹏资本- 中瑞思创定增1 号证券投资基 金 其他 2.10% 18,045,111 18,045,111 全国社保基金 一零一组合 其他 2.02% 17,399,103 17,399,103 中国工商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 -交银施罗德 优势行业灵活 配置混合型证 券投资基金 其他 1.62% 13,943,670 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 动的说明 (1)公司自然人股东路楠先生持有法人股东杭州博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59.02%的股权。 (2)公司自然人股东章笠中先生持有法人股东杭州思创医惠集团有限公司53.63%的股权。 (3)除此之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5、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 否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2019年度,公司经营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审时度势,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继续坚持“以 智慧医疗产业为核心,带动物联网相关产业稳步发展”的经营方针,通过全体员工的一致努力,业务发展 态势良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协同能力都有较大提升,为公司未来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着眼医疗健康的发展方向,加快产业协同与融合,着力打造创新 型智慧医疗服务生态体系,不断增强医院信息化顶层设计能力,夯实公司智能开放平台等核心产品的竞争 优势,通过产品竞争力的巩固和提升,将行业政策利好转化为公司业绩,促进智慧医疗业务的进一步增长。 同时,公司立足于商业智能的技术研发、制造管理和产业链优势,及时调整产品及市场推广策略,快速响 应市场需求变化,推进智慧商业开放平台解决方案的落地及创新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399.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58%;实现营业利润16,462.69万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60.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8%;实现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规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各项业 务有序开展。其中,智慧医疗业务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商业智能业务经营状况稳定。 报告期内,具体经营情况回顾如下: (一)技术研发方面 公司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微服务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先进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创 新应用,不断提升以临床数据为中心的智能开放平台顶层设计理念和医疗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服务体验,打 造从家庭、社区到医院的可及连贯的健康医疗服务生态体系,为居民提供“全人全程、可及连贯”的医疗 服务方面开启发展新格局。 报告期内,医惠科技主导编制的《中文中西医结合临床术语分类框架》、《健康信息学-中药配伍信 息模型》两项国际ISO标准正式发布,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充分体现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其中中西医结合临床术语分类框架,是涵盖中医与西医的临床术语体系的顶层架构,也是实现医疗大数据 标准化的必备条件。该ISO标准,是国内首个中西医结合术语领域的国际标准。 在医疗人工智能方面,公司“面向医联体和医共体的医疗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正在积极研发中, 该项目通过智慧健康数据大脑,串联医共体各个环节,将智慧健康云平台的健康服务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 部署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力争构建一个具有自生产能力、开放性的智慧健康管理服务生态圈。报告期内, 公司承担了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能医疗开放创新平台开发及应用示范”,该项目将构建医疗新一 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的生态体系,整合目前医疗人工智能的行业业态,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报告期内, 公司牵头的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基于知识图谱的医学人工智能示范应用”获得立项,该项目通过数 据驱动对医学知识图谱不断进行增量式构建,形成医学知识更新的完整闭环,将大幅提高医疗机构对疾病 的诊疗能力和科研探索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的两个战略性、前瞻性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均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其中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专项:规范化、全周期重大出生缺陷大数据平台建设项 目,将应用公司的智能开放平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构建跨区域立体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网络提 供重要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专项:西部地区智能化健康辅具系统研发和标 准化应用示范项目,将深度融合应用公司的智能开放平台、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型主动健康 的全新应用模式。 此外,面对中国日益庞大的健康养老服务市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推进了“医养结合智能信息技术研 究及系统开发”,通过智慧养老应用开发及示范验证可有效提升公司在养老服务市场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进一步为公司拓展新兴市场。报告期内公司02专项智能识别传感器产品设计集成一体化技术项目成功获得 国家科技专项验收,同时RFID智慧门店管理项目也成功获市重大科技专项验收,标志着公司自身技术优势 在商业智能领域得到进一步成功应用,有助于公司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支出为13,808.0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77%,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 (二)产品创新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平台大数据交互、物联网、人工智能、微服务框架、区块链五大核心技术,着眼 于打造创新型智慧医疗服务生态体系,继续提升医院信息化顶层设计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交付能力, 在产品种类和数量都得到进一步增加的同时实现软硬件协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自身领先的医疗整体解决方案与RFID物联网标签生产研发能力,进一步打造具有 创新性的物联网智慧医疗溯源管理产品,包括医疗被服智能管理系统、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危化品管理 平台、警医联动平台等。物联网智慧医疗溯源管理产品利用RFID技术对医用物资进行自动管控和全程跟踪, 大大节省了医院的人力成本;同时依托物联网共性开放平台将人员信息、设备信息等纳入数据平台,为实 现快速搜索、精准定位、迅速反应提供技术支持,使医用物资管理更加智能化与精细化,为医院构建了更 加科学高效的全新的后勤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医疗行业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对公司而言,物联网智 慧医疗溯源管理产品有助于打造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并为公司智慧医疗业务从系统销售模式向运营服务 模式转型、从一次性的销售收入向持续稳定的服务收入转型提供良好的契机。 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基于医疗专科大数据中心,以中西医融合本体库为支撑,以公司自主研发 的人工智能引擎ThinkGo为依托,大力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国内领先的专科服务平台,不断推出专科 人工智能诊疗机器人,为医院专科建设提供强大的临床辅助诊断、科研和质控支持。报告期内,公司 “ThinkGo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应用”作为实现医学产学研为一体的人工智能落地典型应用案例,入选了人 工智能蓝皮书《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公司的AI影像识别赋能MDT食道癌影像辅助识别, 作为专科人工智能诊疗机器人的经典案例,入选了国家卫健委统计中心《中国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与发 展报告》。 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公司全面对标医院智慧服务五级标准,依托公司研发的互联网连贯就医服务平台, 为医院打造以“服务闭环”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实现线上到线下、院内到院外的连贯就医服务,真正提 升医生工作效率、医院运营效率以及患者就医体验。报告期内,公司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互联网 +护士上门”试点工作通知》,打造“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移动护理范式的转换 和院内到院外患者服务的延伸,得到行业高度认可,报告期内通过南京鼓楼医院标杆效应,迅速覆盖国家 卫健委核定的6大试点省市重点医院及其他自主建设医院。同时公司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专科护理 信息管理平台荣获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信息护理大会优秀案例奖,并在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 (CHIMA)等主办的“2019智慧医疗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 在医疗物联网智能传感器应用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医疗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 突破,自主研发的体温监控、人工智能出药系统、人体步态监控等数据算法先后获得医疗系统认可,其中 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听诊器”,将传统的机械式听诊器升级成人工智能听诊器,是公司在人工智能传感 器识别领域取得突破的代表性产品。公司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应用上良好的技术基础,有助于推动医 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智能。为加速公司医疗与物联网业务的融合,报告期内公司还正式设立了 专业级医疗车间。医疗车间的建设完成,为公司提供了专业的物联网医疗生产基地,使公司物联网技术在 智能医疗领域的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商业智能领域,公司推出的AIoT驱动的商业智能平台——V-Prime.作为门店的“智慧大脑”,以数 据为核心,通过面向API、消息驱动、大数据高并发的“大平台+小前台”微服务架构将智能渗入到整个门 店业务流程中,推动门店数字化变革,能够帮助实现门店“数字化价值链”,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运营成 本,进一步驱动行业全面数字化的发展。针对前置仓、首店经济的持续升温,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了RFID智 慧生鲜仓储及物流配送解决方案,解决前置仓配送中的痛点,为生鲜电商赋能。同时不断为线下门店提供 技术装备,以电子价签、智能支付等技术为消费者营造舒适、便捷、良好的购物体验,助力其更好地发展。 (三)市场拓展方面 公司在业内领先开发的智能开放平台在实现高质量的医疗信息互通共享上具有非常突出的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夯实智能开放平台的竞争力,发挥公司在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上的优势,抓住电 子病历等级评审、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测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等市场机遇,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 和顶层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在订单的总金额以及平均金额上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报告期内,在以智能开放平台为核心的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项目上,公司中标、实施了重庆市肿瘤 研究所、广东省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长春中医 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蒙古林 业总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一批单体金额在千万元级别以上的典型项目。 在医疗服务评审方面,公司中标了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国家电子病历七级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5级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为代表的一批电子病历评级项 目。上述项目的中标和实施不但为公司今年业绩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公司品牌赢得了市场 更为广泛的好评。 公司在中标、实施大量医疗信息化主流项目的同时,持续提升产品标准化程度和产品快速交付能力, 减少定制和二次开发。在一些有代表性的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项目上,继仅用18个月完成广州市妇女儿 童医疗中心的整体信息化改造之后,又在20个月之内完成南京鼓楼医院的全院IT顶层设计和建设,两个项 目都打造了行业大型项目快速交付的标杆,充分展现了公司一流的医院信息化服务能力。 作为新零售技术的领军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在“平台赋能、方案领先、深耕渠道”的战略指引下,围 绕智能制造、供应链数字化、智慧门店、智慧城市多方位深挖市场潜力,谋求差异化战略积极抢占市场, 渠道开拓与内部协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在服装行业RFID全供应链解决方案领域,公司重点协助线上 品牌企业大力拓展线下业务,持续精耕数字化门店,开拓物联网的深层次应用,助力时尚零售行业转型升 级,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携手美的集团共同打造了行业首创的RFID+ESL智能仓库管理解 决方案,为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此外,报告期内公司RFID智慧 生鲜仓储及物流配送解决方案成功上线;公司电子价签业务板块积极探索工业智能制造领域的新突破,已 与知名家电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3C领域,与国内多家手机品牌商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四)品牌建设方面 公司始终将品牌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充分发挥并挖掘品牌潜力和内涵,强化品牌认知, 深化品牌认同,不断提升品牌价值。近年来,公司凭借专业的智慧医疗等级评审项目实施经验、先进的信 息化规划设计理念,支持多家医院高质量完成智慧医疗等级评审工作,其中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 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测评的客户医院已达数十家,特别是在“五级乙等”等高等级测评通过案例数量上, 公司保持了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在互联互通评审项目上,公司助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京鼓 楼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分别通过五级乙等测评,助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北京 市垂杨柳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菏泽市 立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等分别通过四级甲等测评;在电子病历评审项目上,公司助力南京鼓楼医院通过了五级 评审,助力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巴彦淖尔市医院、哈密中心医院等十余 家客户通过了四级评审。上述评审项目的成功实施,进一步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与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霍尼韦尔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签署战略合作协 议,双方携手在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领域进行布局。公司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百度网讯 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在AI医疗创新应用项目领域内开展合作,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推动 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场景的深度结合。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在智慧医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获得的主要荣誉如下:公司全资子公 司医惠科技有限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及应用推广”项目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 奖二等奖;凭借领先的RFID全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理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被中国 时尚行业CIO协会授予“中国时尚行业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奖”,这是广州理德公司连续第三年获得时尚 行业CIO全国联盟的表彰。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授予公司“2018‘物联之星’中国RFID行业年度最有 影响力成功应用奖”;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授予公司“2019CCFA零售业风险管理优秀案例”;中国国际人工 智能零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公司“智慧零售--十年领军品牌”;中国国际人工智能零售产业博览会组 委会授予公司“智慧零售-最受欢迎无人零售解决方案”;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IOTE2019国际物联网 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公司“2019(第一届)中国物联网系统集成商50强”;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 会授予公司“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健康卡应用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单位”等。 (五)资本运作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顺利完成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 51,390,132股,募集资金总额为572,999,971.8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65,402,802.27元。 募集资金将投入于物联网智慧医疗溯源管理项目、医疗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和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成功发行,将助力公司创新业务更快推进。其中物联网智慧医疗溯源管理项目旨在构建完整的医 院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医用物资在医院流转过程中的追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实时化,帮助医院降低 运营成本,加强精细化管理;医疗大数据应用研发项目将着重研究医疗大数据的三大关键技术即智能感知 技术、深度认知技术和精准决策技术,在此基础上推动医疗大数据在临床辅助诊疗方面的应用。 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范围、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都得 到显著提高,可有效提高公司主营业务能力及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 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将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综合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化公司产品技术结构,进 而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的提升。 (六)公司治理及管理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治理结构的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及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公司严格按照 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及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范、有效运行,重点加强风险控制及内 部管理。通过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投资者调研等多渠道与投资者互动交流,增强公 司运作透明度与规范性,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与认同,维系公司与投资者之间长期、健康、稳定的关 系。 为规范公司管理流程、业务数据及人员协同,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与相关软件 公司合作,开展ERP信息化项目建设,历经百日成功上线,比标准上线时间快了一倍。该项目的实施使公 司信息化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助于优化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实现购、存、产、销、人、财、 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持续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七)人才建设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战略发展要求,在人才建设上坚持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绩效 体系和完备的职级晋升发展通道,促进公司组织与人才架构的不断完善,确保各类人才持续供给。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公司核心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公司于2019年12月16日发布了2019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股权激励计划 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66人,全部为核心技术人员和核心业务人员。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推出股权激励计 划,激励力度较大。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使核心团队的利益与公司发展深度绑定,将有助于充分释放公 司业务活力,有利于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重大变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的产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 □ 是 √ 否 5、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总额或者构成较前一报告期发生 重大变化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面临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7、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企业会计准则变化引起的会计政策变更 1. 本公司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 《关于修订印发合并财务报表格式(2019版)的通知》(财会〔2019〕16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2019 年度财务报表,此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2018年度财务报表受重要影响的报表项目和金额如下: 原列报报表项目及金额 新列报报表项目及金额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778,910,478.69 应收票据 3,209,541.77 应收账款 775,700,936.92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153,957,511.37 应付票据 22,396,727.46 应付账款 131,560,783.91 2. 本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 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准则)。根据相关新旧准则衔接规定,对可比期间信息不 予调整,首次执行日执行新准则与原准则的差异追溯调整本报告期期初留存收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新金融工具准则改变了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方式,确定了三个计量类别: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 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司考虑自身业务模式,以及金 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特征进行上述分类。权益类投资需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但非交易 性权益类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可选择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的利得或损失不能 回转到损益,但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且该选择不可撤销。 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金融资产减值计量由“已发生损失模型”改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适用于以 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租赁应收款。 (1)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公司2019年1月1日财务报表的主要影响如下: 项 目 资产负债表 2018年12月31日 新金融工具准则 2019年1月1日 调整影响 应收票据 3,209,541.77 -2,502,954.35 706,587.42 应收款项融资 2,502,954.35 2,502,954.3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44,293,265.00 -144,293,265.00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144,293,265.00 144,293,265.00 短期借款 567,025,913.80 3,050,500.93 570,076,414.7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负债 4,293,047.58 -4,293,047.58 交易性金融负债 4,293,047.58 4,293,047.58 其他应付款 25,736,158.45 -3,407,792.13 22,328,366.32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 债 95,935,080.00 128,689.80 96,063,769.80 长期借款 192,948,000.00 228,601.40 193,176,601.40 (2)2019年1月1日,公司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和按原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进行 分类和计量结果对比如下表: 项 目 原金融工具准则 新金融工具准则 计量类别 账面价值 计量类别 账面价值 货币资金 贷款和应收款项 482,794,143.90 摊余成本计量 482,794,143.90 应收票据 贷款和应收款项 3,209,541.77 摊余成本计量 706,587.42 应收款项融资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其变动计入其他综 合收益 2,502,954.35 应收账款 贷款和应收款项 775,700,936.92 摊余成本计量 775,700,936.92 其他应收款 贷款和应收款项 82,292,806.84 摊余成本计量 82,292,806.84 长期应收款 贷款和应收款项 53,659,554.80 摊余成本计量 53,659,554.8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以成本计量的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 144,293,265.00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 144,293,265.00 短期借款 其他金融负责 567,025,913.80 摊余成本计量 570,076,414.7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 4,293,047.58 交易性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 4,293,047.58 应付票据 其他金融负责 22,396,727.46 摊余成本计量 22,396,727.46 应付账款 其他金融负责 131,560,783.91 摊余成本计量 131,560,783.91 其他应付款 其他金融负责 25,736,158.45 摊余成本计量 22,328,366.32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 债 其他金融负责 95,935,080.00 摊余成本计量 96,063,769.80 长期借款 其他金融负责 192,948,000.00 摊余成本计量 193,176,601.40 (3) 2019年1月1日,公司原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账面价值调整为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进行分类 和计量的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账面价值的调节表如下: 项 目 按原金融工具准则列示的账 面价值(2018年12月31日) 重分类 重新计量 按新金融工具准则列 示的账面价值(2019 年1月1日) A. 金融资产 a. 摊余成本 货币资金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和按 新CAS22列示的余额 482,794,143.90 482,794,143.90 应收票据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 3,209,541.77 减:转出至应收款项融资 (新CAS22) -2,502,954.35 按新CAS22列示的余额 706,587.42 应收账款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和按 新CAS22列示的余额 775,700,936.92 775,700,936.92 其他应收款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和按 新CAS22列示的余额 82,292,806.84 82,292,806.8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 144,293,265.00 加:转出至其他非流动金融 资产(新CAS22) -144,293,265.00 按新CAS22列示的余额 长期应收款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和按 新CAS22列示的余额 53,659,554.80 53,659,554.8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总金融 资产 1,541,950,249.23 -146,796,219.35 1,395,154,029.88 b.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 加:自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 入(新CAS22) 144,293,265.00 按新CAS22列示的余额 144,293,265.00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总金融资 产 144,293,265.00 144,293,265.00 c.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应收款项融资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 加:自应收票据转入(新 CAS22) 2,502,954.35 按新CAS22列示的余额 2,502,954.35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总金 融资产 2,502,954.35 2,502,954.35 B. 金融负债 a. 摊余成本 短期借款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和按 新CAS22列示的余额 567,025,913.80 3,050,500.93 570,076,414.73 应付票据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和按 新CAS22列示的余额 22,396,727.46 22,396,727.46 应付账款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和按 新CAS22列示的余额 131,560,783.91 131,560,783.91 其他应付款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和按 新CAS22列示的余额 25,736,158.45 -3,407,792.13 22,328,366.32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和按 新CAS22列示的余额 95,935,080.00 128,689.80 96,063,769.80 长期借款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和按 新CAS22列示的余额 192,948,000.00 228,601.40 193,176,601.4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总金融 负债 1,035,602,663.62 1,035,602,663.62 b.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 4,293,047.58 加:转出至交易性金融负债 (新CAS22) -4,293,047.58 按新CAS22列示的余额 交易性金融负债 按原CAS22列示的余额 加:自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负债转入(新CAS22) 4,293,047.58 按新CAS22列示的余额 4,293,047.58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总金融负 债 4,293,047.58 4,293,047.58 3. 本公司自2019年6月10日起执行经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自2019 年6月17日起执行经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该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 理。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 (3)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一、合并报表范围增加 1、新昌医惠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800万元,全部由本公司认缴,本公司已于2019年10月实 缴注册资本200万元。 2、2019年3月,由杭州医惠医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医惠织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医惠织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万元,子公司医惠科技公司认缴153万元,子公司杭州 思创医惠孵化器有限公司认缴12万元。子公司医惠科技公司已于2019年11月实缴注册资本50万元,子公司 杭州思创医惠孵化器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7月实缴注册资本6万元。由于杭州医惠织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 2019年开始开展业务,因而2019年开始纳入合并范围内。 3、上海惠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子公司医惠科技公司认缴300万元,子公司医惠 科技公司已于2019年1月实缴注册资本0.5万元。由于上海惠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年开始开展业务, 因而2019年开始纳入合并范围内。 4、2019年8月,由福建医惠医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更名为医惠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医惠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子公司医惠科技公司认缴550万元,截至2019年12 月31日,尚未出资。由于医惠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于2019年开始开展业务,因而2019年开始纳入合并范 围内。 二、合并报表范围减少 1、2019年12月,本公司、周日军和杭州琅玕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杭州琅玕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 协议》,本公司将持有的杭州琅玕科技有限公司5%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59.2222万元)以股权激励方式以 16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周日军,股权转让后,本公司持股比例变更为47%。同时,杭州琅玕科技有限公司董 事会由本公司委派2名,由周日军委派3名,本公司无法控制杭州琅玕科技有限公司,故自2019年12月起, 杭州琅玕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杭州好睡眠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思力普诊所有限公司不再 纳入合并范围内。 2、2019年12月,江苏瑞康医惠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召开了股东会决议,经股东会决议通过,江苏 瑞康医惠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会由子公司医惠科技公司推荐三人、西藏瑞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推荐 两人变更为由子公司医惠科技公司推荐两人、西藏瑞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推荐两人、刘名章推荐一人,医 惠科技公司无法控制江苏瑞康医惠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故自2019年12月起,江苏瑞康医惠医疗投资管 理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内。 3、2019年11月,杭州思创宣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集嘉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12月,思创 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70%的股权转让给赵哲,故自2019年12月起,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再将 其纳入合并范围。 4、2017年7月,子公司医惠科技公司与杨生鹏签订《出资协议》,协议约定,杭州睿杰信息技术有限 公司于经营期限内实现第二阶段工作目标且经医惠科技公司验收确实合格的前提下,将新增注册资本750 万元,其中医惠科技公司以200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200万元,杨生鹏以550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550万 元。2019年3月,杭州睿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实现第二阶段工作目标,双方增资后,医惠科技公司持股 比例变更为40%,故自2019年3月起,杭州睿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内。 中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