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交万元包找工作,这牛皮吹大了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20
摘要:眼下正值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季。《人民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互联网求职服务平台在给求职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个别平台夸大宣传等问题。“心急吃不了热豆

眼下正值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季。《人民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互联网求职服务平台在给求职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个别平台夸大宣传等问题。

调查发现,一些互联网求职服务平台存在两大乱象。其一,求职培训课程动辄数万元,并宣称保证找到工作。但不少报读课程的学生都发现“没有实质性作用”。其二,打着“付费内推”的旗号,称可有偿“内推”学生去名企实习,至于收费,则“一岗一价”,一些名企的实习费用每月亦高达上万元。然而,一些所谓的“付费内推”纯属子虚乌有。

这些胡乱“吹牛”的平台为何能够屡屡得手?毕业生涉世不深,急于找好工作却又准备不足,是重要原因。所以,要根治上述乱象,也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加大对求职中介机构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规范市场,维护求职者权益。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学生要有“就业意识”。首先,要心中有“市场”。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时俱进调整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计划。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搭建权威的实习及就业信息平台。最后,要尽早开展就业指导。比如,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简历的润色、面试的技巧,也包括职业规划、职场礼仪等。当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毕业生自己也得把心态稳住,这样才不会被那些天花乱坠的“牛皮”糊弄了。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