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记者林辉/摄) 厦门网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记者 黄琳斌/文林辉/摄))新中国成立的70年,也是福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建设硕果累累的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针对人民群众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新期盼,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事,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教育公平进一步落实,医疗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网逐步织密……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民越来越多地共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福建综合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对民生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事业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和谐之基、安国之策,是最大的民生、民心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培育就业新动能,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总量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职工工资收入持续提高。2013年至2018年,全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万人。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1979年至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9%,高于全国同期增速。 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国家创新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努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总体水平持续提升,表现在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全国第7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的省份;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均实现迅速发展。教育保障不断增强,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建立起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体制,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19.1%,常年位居全国前列。2006年起,在全国率先实现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12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学生提供营养补助;2013年起,开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经过70年发展,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长,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促进机制、体制持续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成立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医保会)、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医管会)等机构,以医疗、医药、医保联动为基本路径和方法,各项改革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体系;深化基层医改,通过分级诊疗的方式激活城乡医疗机构,所有公立医院、村卫生所已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 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有利于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我省从1996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补短板、保障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的工作,近年来,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十条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关于加强养老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福建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多个法规政策文件,老年人政策进步指数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一体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逐步形成。 (福建日报记者林辉/摄) 数说福建 就业 2018年,全省就业人员2791.37万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依次为584.98万人、982.23万人和1224.15万人,占比分别为21%、35.2%和43.8%。 教育 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由1978年的92.2%提高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1978年的55.5%提高到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8%,比2003年提高45.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9%,比2003年提高39.3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支出925.06亿元,是1978年的555.6倍,年均增长16.7%。2018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2%,比1982年的0.6%有明显提高。 医疗 2018年,全省用于医疗卫生的公共预算支出441.7亿元,是1978年的675.7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9.1%。截至2018年,全省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4.73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19.26万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31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4.88个。全省组建各级各类医联体302个,覆盖医疗机构719个。2018年,全省各类医疗机构(不含村卫生室)诊疗人次数1.89亿人次、入院治疗575.70万人次,分别是2003年的3.5倍和2.8倍;出院者平均住院8.7日,比2003年减少2.1日。 养老 2018年,全省拥有各类养老床位19.2万张,比2013年增加11.7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3张以上,比2013年增长32%。全省共建成405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8803所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80.1%和53%。90%的养老机构能够提供不同程度的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社会投入占比,由2012年的25%提高到58.7%。2018年,吸引社会投入34.95亿元。 工资收入 2018年,全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76266元,是1978年的135倍,年均增长13%,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9%。 社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