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本网特稿:福建强化市场价值导向推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服务民生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1
摘要:人民网福州2月9日电(记者钟巧花)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服务民生”为宗旨,以市场价值为导向,不断创新科技体制机制。这正是福建科技系统走的发展路径。于是

人民网福州2月9日电(记者 钟巧花)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服务民生”为宗旨,以市场价值为导向,不断创新科技体制机制。这正是福建科技系统走的发展路径。于是我们可以发现,福建科技创新战略不断取得新成效。根据科技部最新统计监测,福建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11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已位居全国第5位。

走“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创新之路

当前,福建省科技发展进入重要上升期。

有一组数据令福建科技界很振奋:目前,福建全省89.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4.2%的R&D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5.7%的省级科技奖成果来自企业,60.9%的专利授权从企业产生。

而这些,离不开政策支持。

此前福建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陈秋立的署名文章指出:福建相继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在财税激励、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和科技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

在政策举措的保驾护航下,福建充分发挥企业灵敏把握市场变化,以及善于识天象、看风水、走夜路、闯激流的优势,坚持走“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创新之路,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研发模式。

那么如何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的新机制?福建采取鼓励企业引进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的办法,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充分激发企业主体活力。例如2013年采取后补助方式安排经费7720万元,资助引进的福建奔驰汽车研发中心、宁德新能源研究院等11家重大研发机构落地建设,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成为中央企业在福建落地建设的首家研发机构。依托企业建设了272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3家企业重点实验室,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7家,新增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63家等。

把科技创新成果写在大地和餐桌上、车间和商店里

“创新科技体制机制要强化市场价值导向,引导全省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创新创造,把成果写在大地和餐桌上、车间和商店里。”福建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陈秋立曾在文章中如此形象地阐述,并指出,“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服务民生”一方面围绕重点行业,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另一方面,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积极作为,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

据了解,福建2013年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施了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应用、大型锂电池储能系统、3D打印关键技术等10个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区域科技、产业支撑、高校产学合作等124项科技重大项目,着力解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201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3100亿元、比增13.7%,占GDP比重为14.1%。

同时,2013年,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850亿元、增长25%。在邮轮设计、装备制造等关键技术攻关,在汽车玻璃深加工、自动化IAP技术平台应用、海洋生物加工、数控机床五轴联动和功能复合化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国家火炬福鼎化油器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建设,闽东中小电机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创新基金创新型产业集群。

目前,全省已形成以福厦为两级,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产业化基地为结点的海峡西岸科技驱动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也同样推动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据悉,农业科技对福建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53%。2013年福建在海洋生物综合利用、环境友好型饲料、花卉品种创新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培育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126个(项),推广面积160万亩,新增农业产量71.8万吨,新增5个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

为使科技进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福建省科技厅努力让更多的科技资源投向民生领域。据福建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陈秋立的文章阐述:在环境保护方面,开展大气及江海流域环境监测、重大污染治理以及台风等综合防灾减灾系统研发应用。人口健康方面,开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研究,在器官移植、干细胞治疗、心脏病与血液病防治、老年性和遗传性疾病防治技术取得突破。食品安全方面,开展食品安全领域核心技术、系统集成和监测装备研发,与福建检验检疫局共建的科研平台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每年检验50万份进出口商品,提升了食品安全科技保障水平。 

人民网福建频道秉承“权威实力,源自人民”宗旨,竭诚为网友服务。欢迎网友提供各类新闻线索: 1、本网热线电话:0591-87808286;2、本网爆料邮箱:rmwfjpd2011@126.com;3、关注本网新浪、腾讯微博“@人民网福建频道”;4、添加本网微信公众账号“人民网福建频道”。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