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体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体育场馆改造设计新模式 “身兼数职”成趋势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1
摘要:中国体育产业平台,推出体育产业专题,深入剖析体育产业现状,挖掘产业及其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研究报告、定制调研报告、项目计划、产业规划

体育场馆改造设计新模式 “身兼数职”成趋势

  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规模进行2008年奥运场馆的改造再利用,到皇马、巴萨为代表的欧洲豪门动辄数亿欧元声势浩大的新球场计划,大型体育场馆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节点。这意味着大批体育场馆要进行内容的升级、理念的革新、形式的变化,向着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前进。

  在由中国体育场馆协会支持、MJR&全球体育场馆联盟主办、北京万馆体育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协办的2019 Coliseum国际体育场馆峰会上,百多家单位的体育场馆行业国内外知名的专家、领导、行业领军人物也就“体育场馆改造”这一议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冰水转换”创举,北京体育馆“保护建筑遗产,增添新功能”的挑战和创新,以及澳大利亚漫威体育场即将“身兼数职”的全面升级,均体现了在现代化语境下,体育场馆的改造设计、建设工艺、技术运用和运营管理都有着全新的思路和模式。

体育场馆改造设计新模式 “身兼数职”成趋势

  2019年Coliseum国际体育场馆峰会现场

  大批体育场馆亟待改造,冰立方拟定后奥运战略

  1996年,根据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我国体育场地数量为61万。2004年第五次普查,这个数字就达到82万,2013年则是翻一番到169万。一方面,这意味着从2000年开始,我国体育场馆建设高速发展。而另一方面,则正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陈晓民在Coliseum峰会上所言:“我们大量的场馆已经到了需要更新换代提升的阶段。不是新场馆的不断破土动工,而是老场馆的旧貌换新颜。”

  这样的“以旧换新”事实上包含着两层含义,一层是对其体育场馆这一“本职”功能的升级,第二层是拓展其外延价值,如将体育场馆打造为城市综合体等。北京体育馆改造就是第一层含义最好的案例。

体育场馆改造设计新模式 “身兼数职”成趋势

  北京体育馆旧貌

  这座号称中国第一代的体育场馆于1954年拔地而起,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综合性体育馆。由贺龙元帅亲自参与指导,北京建院第一代建筑师设计而成,分为比赛馆、游泳馆和练习馆三个部分。但几十年过后,北京体育馆也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糟糕的通风情况让体操队的镁粉经年累月地沉积,队员训练时的每一个落地动作都能呈现出平地生烟的效果,对运动员健康百害而无一利。于是到了2002年,北京体育馆开始接受全面改造。

  陈晓民介绍,北京体育馆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所以在改造过程中除了硬件升级外还要对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因此,设计团队保留了体育馆原有的建筑框架、立面形象和历史印记。另外,用木结构增加采光带,释放冗余空间,在节能环保的同时提高空间利用率。而针对体操队镁粉堆积的情况,则是加设通风空调,让训练场地能尽可能减少扬尘。经过改造,北京体育馆在2007年入选北京优秀近现代保护建筑目录(第一批),2018年入选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名录(第三批)。

  如果说北京体育馆改造是本身年久失修的“内因”驱动,那么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则是从夏奥到冬奥转化的“外因”助力了。2008年奥运会作为游泳、跳水、花样游泳项目比赛场地的“水立方”,在2022年冬奥会将成为冰壶项目比赛场馆的“冰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也成为世界第一个“冰水转换”的场馆。

  除了温度场控制、光感设备改造、信息化智慧化升级以及节能环保设施的运用之外,更为前瞻性的一点是,这样的改造并非永久性工程,未来会根据需要在“水立方”和“冰立方”之间转换,实现“双轮驱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杨奇勇表示:“我们希望在春夏秋三季保留游泳功能,在冬季把它转化成冰场。从奥运会之前到以后若干年内都这样。”

  与此同时,“冰立方”也在改造初始阶段就对后奥运时代进行了规划。杨奇勇介绍道,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冰立方”下新建了一个1830平方米的地下冰场,作为永久开放的群众冰场进行营业;其次,这套“冰水转换”的技术将得以保留,可以作为解决方案向其他场馆推广;再者,是在冬奥会中编制的运行设计,未来还能为其他场景提供支持;最后,则是冬奥会本身的场景。因为5G和VR等技术的出现,存储下来的冬奥赛事未来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向观众直接呈现。

  耗资2.25亿美元,漫威体育场将变身城市综合体

  当然,北京体育馆和冰立方更注重的是对其体育场馆功能的升级,而来自澳式橄榄球联赛基础设施负责人西蒙·戈尔则带来了拓展外延价值的新鲜案例,即墨尔本漫威体育场向城市综合体的改造。

  此前我们介绍过,皇马耗资5.75亿欧打造的新伯纳乌,会在球场外围创新地打造一条观景步道,球迷能在步道上驻足或行走,将马德里市景尽收眼底;而巴萨的新球场计划(Espai Barca),更是通过传感器搜集球迷在球场中的“活动热图”,并根据球迷的需求不断调整场地,提供更为极致的服务。他们的本质都是,从单一的观赛体验,向多元化体验进行拓展。而漫威体育场则是更有想象力的代表。

  去年9月,与迪士尼签署合作协议后,墨尔本体育场正式改名为漫威体育场(Marvel Stadium),双方的合作期限为8年,改名后的体育场也正式启用了漫威的LOGO。也就是说,这个体育场从冠名上就挣脱了单一的体育功能,用漫威在娱乐行业火车头般的影响力,开始为自己招揽更多跨界用户。因此,体育场也将耗资2.25亿美元进行改造。

  除了场馆软硬件革新,比如视频板的进一步扩大,场馆音效的整体升级,现场座位的重新排布;以及场馆内其他功能的拓展,如酒吧、餐厅、美食中心的开发,运动俱乐部的增设,与对自闭症儿童、老人、年轻人和小孩分别打造的公共空间之外,场馆背部有一个巨大的区域,作为城市合作开发的部分,将打造为一个集大成的娱乐化综合体。毫无疑问的是,漫威元素将无处不在,并设置丰富多彩的娱乐化设施。据戈尔介绍,在屋顶区域或将设置一个游乐场,增设爬绳、飞索甚至过山车项目。当然,这还只在计划阶段。在漫威体育场官网,他们将邀请受众对场馆升级计划进行调查问卷,之后才能做最终的决定。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