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里社区凤湖老街为例。此前,这里的摊贩经营由社区老人协会管理,但一直处于较无序的状态。此次立足专项治理,多部门商讨研究后,决定由社区重新收回管理权,并结合周边情况,在老街大榕树下规划了一处容纳40个摊位的“摊规点”。立足周边居民实际需求,“摊规点”进一步细分为四大区域,包括水果区、小商品区、花卉水鸟区、小吃区。为了确保规范安全,“摊规点”规划还与辖区线路缆化落地、周边立面景观提升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同规划、同整治,大大提升了治理成效。 兴隆路中石化加油站周边的餐饮店前也规划了一处“摊规点”。此前,因周边外来务工人员多,就餐需求大,沿街店铺又相对狭窄,这里的跨店问题一直是整治的“老大难”。结合此次“摊规点”规划,属地街道办、执法部门进一步携手,针对这里的跨店问题开出一剂对症的“良方”——以错时经营为思路,“摊规点”允许店家在限制的时间段内跨店经营,但店家必须签订责任书,遵守相关经营规定。疏堵结合、错时经营的方式,既满足店家经营、群众就餐的需求,也有效缓解了执法矛盾,受到群众和商户的一致好评。(厦门日报 记者 黄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