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踏雪冰山下家国在心间——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援藏纪实(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15
摘要:这是闽八援到昌都后引进的最大投资项目——八宿县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0亿元,年产水泥110万吨。建成后可直接解决4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间接带动1000多名群众增收,每年可为地方创造1.5亿元的税收。

  这是闽八援到昌都后引进的最大投资项目——八宿县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0亿元,年产水泥110万吨。建成后可直接解决4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间接带动1000多名群众增收,每年可为地方创造1.5亿元的税收。

  “如果没有援藏队的锲而不舍,八宿就没有这个‘下金蛋’的项目。”八宿县委书记吴应海把这句话常挂在嘴上。“那是2017年3月6日,我们陪县长调研县垃圾填埋场项目时,偶然发现该场地上遍地散落着石灰岩石头,顿时觉得八宿的发展机会来了。”福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八宿县委副书记郑浩回忆项目引进过程时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经过勘察,确定这里石灰岩质量高且丰富,然而这个项目却不在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的篮子里。为了“援藏一任、造福一方”的神圣使命,福州援藏工作组前后四次进京,10多次赴拉萨,可研、汇报、协调……终于在第二年3月22日正式签订投资协议,还争取到公司授让给县里30%股权。“这一天,我对着雪域高原喊出:我们终于成功了!”

  要下“金蛋”,就得有“金鸡”。

  边坝是昌都最偏远的县,县城距昌都市区近500公里,经济相对落后,但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水果和蔬菜。2017年,漳州龙岩援藏工作组看到当地的潜在优势,建议在草卡镇建设蔬菜产业园,建设大棚,并派农业专家赴昌指导。“我租了5个大棚种植蔬菜,去年每个大棚净收入可达1.3万元,今年收入会更多。”一位藏族农牧民高兴地说,这里吃菜长期靠外运的历史将成为过去。

  在左贡县中林卡乡,一个万亩葡萄产业园正在崛起。厦门援藏工作组引进厦门成功红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盘活葡萄基地,并在靠近国道的玉达镇夯达村建设葡萄酒厂,从酿造、罐装到储存一条龙,年产值可达3亿元。

  “造血”,福建全力倾注、精心谋划。

  闽八援想到了闽商。2016年11月,刚进昌都才3个月的援藏队,召开了在藏闽商工作恳谈会,诚邀在拉萨等地事业有成的闽商来投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短短两个月,闽商就与卡若区政府签订了佳博家居建材物流园项目。项目占地总面积33亩,建筑总面积23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可容纳近220户商家入驻,可为当地居民以及贫困户提供300个以上就业岗位,可为当地财政税收增加近亿元。

  闽商架起了闽昌合作之桥。2018年5月,闽八援推动成立了福建企业促进会,如今企业会员单位有50家,经营范围包括开发投资、建筑施工、金银珠宝、建材批发、机械销售、木雕工艺……

  产业在对接。促进闽藏两地优势产业互补,协调推动闽藏农业部门签订《菌草技术在西藏推广应用合作协议》。在福州举办西藏丁青象牙玉开发研讨会,邀请省宝玉石协会到昌都市考察指导象牙玉开发。组织参加各类重大展会,通过市场力量在福州、厦门、泉州建设昌都文化特色产品展示中心,发挥以商引商作用;福建武夷酒业、福州奇新食品有限公司与八宿县粮油公司合资开发出荞麦酒系列产品。预计到2020年,这些招商引资的企业可为当地增加税收2亿元以上,解决4000个就业岗位。

  国企在帮扶。厦门市国资委组织4家国有企业与左贡县联合成立左贡县厦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实施厦门农牧生态科技园项目。积极引入福建优质企业到西藏,漳州片仔癀与边坝县合作建设林麝人工养殖基地,开设片仔癀产品体验馆。福建电子信息集团与昌都市政府签订有关智慧昌都建设的《技术支援协议》,厦门信息集团援建昌都市智慧党建系统,智慧昌都建设走在自治区各地市前列。

  科技在驰援。福建省科技厅与昌都新区管委会共建的闽昌众创空间,成为昌都首个也是容量最大的创业创新载体。目前,该空间在孵企业34家,已成功孵化企业4家,其中2家被评为昌都市龙头企业,吸引20多名大学毕业生在该空间就业创业,同时带动本地贫困农牧民等就业100人以上,成为“雪域昌都一朵亮丽的创新之花”。

  精准实施“千人培训计划”。每年选派1000名干部人才赴福建培训、挂职,2016年以来已选派3000多人到福建培训,220人到福建跟班或挂职;邀请200多名福建各类专家到昌都授课,培训当地干部人才1万多人次。

  3年,闽八援共为昌都引进企业50家,注册资金15亿元。

  一个个产业项目,一项项“造血”工程,宛如一朵朵象征着幸福的格桑花盛开在三江大地。

  星火燎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当好昌都人,做好昌都事。”每个援昌干部,秉持福建人敢拼会赢的精神,将东部地区先进的思想、观念、制度带到了昌都,让雪域高原感受到他们带来的热度。

  “我深知,单纯做好股室的管理显然是不够的,更重要是深入一线指导督导,帮助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洛隆县教育局副局长、专技援藏教师卢世锋的援藏感悟。初到洛隆,卢世锋便走访所有学校,发现洛隆教育存在课堂满堂灌、互动少等问题。为此,他一手抓教研提升,一手抓督导考核。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赛课活动和教师技能大赛、推门听课为抓手,在全县基层学校掀起比学赶超的岗位练兵高潮,并逐步建立一套从管理层到课堂的质量监控督导体系。

  教育,雪域高原上的“启明星”。2016年开始实施“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以后,来自福建的130名教师先后来昌支教。在福建援助的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福建援藏教师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参与对骨干教师和学校名师的培养,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徒结对、带岗培训帮扶机制,加强闽昌两地教育理念对接。开展帮扶教师上示范课,以示范课为媒,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今年,昌都三高高考上线率达82.9%,比2016年提高22个百分点。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这是闽八援的追求。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