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改善民生 温暖新福建(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8
摘要:今年,村里完成两段4公里道路的硬化。接下来最紧迫的,是村民运送柚子出山必经的一座桥,桥体已出现开裂。原本较快的修桥办法是大块组件运到工地上组装,由于路窄,大车进不去,只能调整施工方案,力争尽快开工。 1

  今年,村里完成两段4公里道路的硬化。接下来最紧迫的,是村民运送柚子出山必经的一座桥,桥体已出现开裂。原本较快的修桥办法是大块组件运到工地上组装,由于路窄,大车进不去,只能调整施工方案,力争尽快开工。

  10月23日,记者随孟凡明来到村支书兼村主任叶更生家。前些年一直在外做生意的老叶,头脑灵活。两人合计着,让村里的种植大户带头,再由村集体出资一部分,盘下一块地,专门试种百香果等其他品种的作物,为今后村里的产业转型探个路。

  坐在老叶家的小院里,一抬头就能看见一溪之隔、正在施工中的村文体中心。到年底,这栋一层半的建筑就能完工。以后,村民不仅办事方便了,还有了聚在一起的场所。村里还计划着,在小溪两侧修整步行道,让村民饭后能沿着小溪散步。

  “只要踏踏实实为村民做事,就能给村里带来改变。”孟凡明说。

  像孟凡明这样下派到贫困村或村级组织薄弱村党组织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年轻干部,2004年以来,省、市、县三级已累计选派1.6万名。通过“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工作机制,驻村干部们撬动更多的资源,共落实帮扶资金170多亿元,扶持贫困村10万多个项目,一大批贫困村旧貌换新颜。2017年开始实施第五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的数量从第四批的236名增到400名。

  科技特派员,也是活跃在致富路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从1999年至今,全省共派出科技特派员12522人,目前已建成7个国家级、9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已建设省级56个星创天地,42家星创天地获国家科技部备案,建成5条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4个创业基地、102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的服务领域,从单一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业全产业链拓展,从“三农”向第二三产业延伸;科技特派员的选认对象从本省向省外乃至境外拓展……

  财政支出清单,则让百姓体会到最直观的温暖和信心。

  十八大以后的五年来,福建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年均增长14.58%,超过同期财政增速5.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位居全国最前列,医疗卫生支出占比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社区、节能环保支出年均增长分别超过三成和两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接近翻番,城乡低保标准和医疗救助水平成倍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路上,3900万八闽儿女勠力同心,步伐坚定。

  改革创新,满足人民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

  莆田荔城区新度卫生院没有专职影像医生,但通过“互联网+”,他们有了几十名上级医院签约影像医生。

  15岁的小陈手掌不舒服,选择离家最近的新度卫生院拍摄DR(数字化X光机)影像,后上传至莆田市影像会诊中心。几分钟后,专家库里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的一名医生,以抢单模式出具诊断报告。小陈拿着报告单,到市里的三级医院就诊,省去重复检查的麻烦。7.5元的影像远程会诊费列入医保,100%予以报销,并且不纳入门诊统筹补偿封顶线。7.5元中,1/3归影像医生所在医院,2/3归医生个人。

  让新度卫生院院长徐碧霞高兴的,不仅是借助平台后,卫生院影像检查数量和全院门诊量的显著增长,本院技师还能得到审核医生的指导,业务能力提高了。一年时间,卫生院拍片的修订率就从65%减少到30%。

  平台开通运行两年,莆田全市完成影像会诊数近16万例,一次会诊平均完成时间4.67分钟,审核率99.45%,修订率40.2%,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影像医生、患者等多方共赢。

  远程会诊其实不新鲜,但莆田的创新在于借鉴“滴滴打车”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专家库、抢单资源池、移动端随时随地操作,原来建在三甲医院里集中会诊的线下“硬中心”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多种派单模式相结合的线上“软中心”。

  项目试点工作验收会上,专家们肯定了“数字福建”下互联网创新的方向,认为其对加速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践行分级诊疗具有深远意义,有望推广至更多地区。

  下一步,莆田将建立第三方虚拟影像远程会诊中心,面向全国,引入知名影像专家,为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院等提供影像兜底服务,为县区级医院和民营医院提供全方位(含CT、MR、疑难杂症等)的优质远程诊断服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止境。另一方面,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也会逐步显现。要补齐民生短板,满足人民对生活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必须以改革创新思维挖潜力、找活力、增动力。

  从解决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利益问题做起,福建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

  弱有所扶。扶贫资金监管责任大、难度也大,我省采取“制度+科技”模式,在全国率先建设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智能化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成为全国样板。系统实现对扶贫资金从省级到乡镇的分配、审核、下达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管,目前监管项目已扩大到省级67个专项。在今年4月组织的全省农村低保对象异常信息核查中,这一系统成效彰显。

  老有所养。近日,全省首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厦门思明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启用,并迎来首位入住老人。可“进站”,可“进家”,运营方为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养老服务,对有经济能力的老年人,则运用市场化方式开展有偿服务。

  幼有所育。从去年起到2020年,福州鼓楼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保证园所参加普惠前后保育教育费收入不变的前提下,最高限价不超过同级别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的1.3倍。为吸引更多园所加入普惠园,凡加入普惠园行列的民办幼儿园,在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定、骨干教师培训、考察学习等方面,可列入鼓楼区教育系统计划分配名额,与公办园享受同等待遇。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温暖故事不断演绎,并持续汇聚成一股股暖流,转化为新福建建设的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