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于伟国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以深化“五个一批”、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要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积极策划和引进补链固链强链的好项目大项目。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省上下从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科学分析强项和短板,紧盯战略目标,发力重大项目,全力推动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加速布局抢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空间。 新基建引擎轰鸣—— 我省加快部署建设一批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充分发挥新基建的乘数效应,扩大有效投资,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在厦门,远海码头借助5G网络和相关技术,无人驾驶的集装箱卡车自动完成交箱装船、卸船接箱。这个全国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已实现驾驶行为分析、AGV(自动导引车)远程控制、自动驾驶、港机远控等5G场景应用,港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大幅提升,预计每年可降低成本超3000万元。 截至6月15日,全省共建成开通5G基站10261个。福州的数字峰会场馆、东街口核心商圈、火车站、飞机场,厦门的BRT沿线,莆田的“智慧湄洲”旅游区及平潭无人驾驶基地均完成5G覆盖。根据计划,今年我省将建成5G基站2万个以上,实现全省城市核心区的连续覆盖以及有条件的重点县镇延伸覆盖。 新兴产业龙头舞动—— 在福清,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在碧海蓝天中。去年9月,我国自主研发、单机容量在亚太地区最大的东方电气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今年4月,首台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刷新了我国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新纪录,海上风机将从福建走向世界,装备全球。另一“国之重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预计今年将实现并网发电。 截至去年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2%,核电发电量、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均居全国前列。 以宁德时代、上汽宁德基地为产业龙头,宁德锂电新能源先后引进近40家上游配套企业,2020年集群将实现千亿元规模。上汽宁德基地一期产能3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于2019年9月28日投产,同期30多家配套商项目陆续投产,仅用17个月平地崛起一座汽车城,创造了项目建设新的“宁德速度”,一、二期产能60万辆,达产产值千亿元。 一个个“金娃娃”,使福建产业结构由轻向重,产业链条由短变长,产业规模由小做大,全省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9个。 数字经济加速领跑—— 5月11日,福建省海峡星云整机智能制造基地建成投产,首台安装有华为鲲鹏芯片的电脑整机下线交付,福建数字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以数字经济为“一号工程”,我省充分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效应,“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努力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福建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9年,我省数字经济领域的89家“独角兽”、未来“独角兽”和“瞪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8%。其中,豆讯科技达61.2亿元、物泊科技达52.98亿元。 2019年,全省13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7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5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百强,4家企业入围中国软件业务营收百强,8家企业入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7万亿元,增速近20%,占全省GDP比重超过40%。数字经济已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步提升。 兜住民生底线 提升群众获得感 放下手头的电子元器件,结束一上午的工作,黄涛刚刚迈进长汀县比路电子有限公司的食堂,就听见手机短信提示音,笑容随即绽放:“6月份赚了5300元,公司还提供午餐,这份工作真不赖!” 而在3个月前,黄涛还在家里急得直打转。年前在厦门打工的他,春节返回位于长汀县策武镇李田村的家乡过年,疫情发生后,只能待业在家。 3月初,李田村村支书赖元林接到来自县里人社局的号召:“各级行政单位负责人要把稳就业的责任扛起来,主动当‘红娘’!”二话没说,赖元林开车把黄涛送到比路电子公司的招聘办公室。面试、培训、实操后,黄涛就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 疫情阻击战中,人民群众是主体力量,而民生保障则是稳固前线与后方的关键所在,须臾不能放松。 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都被置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人员等就业工作重点群体,我省精准出招、各个击破。 “十个一批”大学生扩岗行动,预计可实现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全省通过包机、包车、包专列(车厢)方式累计接回返岗员工7.84万人;支持退役军人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截至5月底,我省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中养老保险缴费率居全国第一,养老保险办结率居全国第三。 在国家允许条件内,最大范围、最大幅度、最长期限,顶格实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缓政策,也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2—5月,全省共为44万多家参保单位减免社会保险缴费92.63亿元。为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目前全省已发放稳岗返还10.38亿元,惠及企业13.4万家、职工272.43万人。 各方努力之下,1—5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2.7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2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79万人,5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4%,保持在4.2%的目标线内。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脱贫攻坚,始终被福建省委省政府列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 经过多年连续攻坚,到2019年底,福建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退出。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加快探索老区苏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机制?不少地方已开始新的探索。 7月4日,泰宁县县长王胜文做客拼多多直播间,为当地网红景区、特色产品代言。这也是泰宁县脱贫摘帽后,县领导首次通过电商直播带货。 直播中,王胜文不仅逐一为网友介绍了泰宁县独特的“水上丹霞”景区,而且现场进行了一系列吃播,先后品鉴了当地的石斛鲜榨汁、特色锥栗、游浆豆腐、泡椒竹笋等,让网友直呼过瘾。 据泰宁县工信局统计,两个多小时的直播中,66万网友拼单,销售金额达128.68万元,为福建脱贫攻坚的好经验增添了新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