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连续40多天发布暴雨警告 大数据恢复南方水资源状况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19
摘要:新京报连日来,南方地区暴雨预警和洪水预警接连不断,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今年南方的水资源状况如何?洪灾严重吗?记者结合水利部(《水资源年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候公报》)和长江水文网的数据,用数据展示了中国南方的水情。 6月以来长江流域降

新京报连日来,南方地区暴雨预警和洪水预警接连不断,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今年南方的水资源状况如何?洪灾严重吗?记者结合水利部(《水资源年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候公报》)和长江水文网的数据,用数据展示了中国南方的水情。

6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达1961年来同期最多

中央气象台在7月18日06: 00继续发布黄色暴雨警告。据预测,在黄淮东部和南部、江淮、江汉南部和东部、湖南北部、中国西南部东部、云南北部等地区将有暴雨。

从6月2日至7月18日6: 00,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多天发布暴雨预警,这是自2007年启动暴雨预警服务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截至7月10日,自汛期开始以来,中国南方已经发生了15次大范围暴雨过程。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资料,自6月1日以来,南方已有6次暴雨过程。截至7月12日,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达到403毫米,比正常水平高出49%,超过了2016年和1998年,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但总的来说,今年长江流域的强降水比1998年弱,比2016年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7月15日介绍说,气候中心将今年长江流域的暴雨与1998年和2016年的暴雨进行了比较。1998年,长江流域主要雨带降水量超过700毫米,2016年为580毫米,今年至今为600毫米。

就降水范围而言,1998年是全流域的一次暴雨。今年,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长江沿岸地区。与2016年相比,幅度更大,但与1998年相比相对较小。因此,综合分析表明,今年长江流域的暴雨弱于1998年,但强于2016年。

长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与全国基本持平,但全年降水量均高于全国水平。2016年,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达到峰值1205.3毫米

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湖北、湖南、江西、陕西、河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和福建等19个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加上中国降水的特点,长江流域、

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偏强,入梅偏早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专家的初步分析,今年降雨量异常高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今年的极端气候发生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观察表明,全球变暖导致频繁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而中国正处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近60年来,暴雨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长江流域的暴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其次,今年的副热带高压相对较强,加上频繁的冷空气活动和冷暖空气的辐合,导致今年长江流域持续暴雨。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中国中部和东部的天气、气候、旱涝密切相关。在高压的东部,向下的气流占优势,天气很好。在高压西部,低层温暖潮湿的空气上升,形成雷暴。副热带高压向北的抬升和向西的延伸将带来丰富的降水,西太平洋高压脊线的季节变化与中国主要雨带的位移相对应。简而言之,如果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一步,该地区将会有暴风雨。

据了解,自今年6月以来,副热带高压一直强于同一个p

今年,长江以南的梅雨正式从6月1日开始,梅雨比正常提前7天进入。自6月中下旬以来,副热带高压脊线一直停留在中国西南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强,长江中下游低涡切变系统活跃,导致长江中下游长期梅雨,这是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偏高的原因。

自1951年以来,中国的梅雨季节一直是6月8日和7月18日。2012年至2020年,江南地区入梅时间大多早于6月8日,最早日期为2016年5月25日,是历史上最早的入梅时间,为1995年;近年来,只有2014年和2018年晚于正常水平。

2号洪水形成,三峡入库流量远大于出

7月17日上午10点,长江三峡水库的入库流量上升到5万立方米/秒。根据水利部《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2020年长江第二次洪水形成。同日20时,洪水以每秒5.9万立方米的流量涌入三峡水库,超过了此前的1号洪水流量。

自6月初以来,三峡水库的水位一直在波动和上升。受金沙江、嘉陵江、乌江和长江上游三峡地区暴雨影响,三峡水库入库水量迅速增加,从7月15日20: 00时的每秒28100立方米增加到7月17日10: 00时的5万多立方米。截至7月18日上午8时,长江三峡大坝水位已达到160.17米,入库流量为610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为33000立方米/秒

长江干流主要水文站未超历史水位

长江以湖北宜昌和江西壶口为界,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介绍,截至7月14日,洪峰已成功通过长江中下游干流。九江火车站和湖口站的历史水位排名第二。

鄱阳湖水系出口控制站湖口站,12日20时最高水位为22.49米,距保证水位仅0.01米,为历史第二高水位,距1998年7月31日历史最高水位仅0.1米。

位于中游的江西省九江火车站洪峰水位为22.81米,1998年该站历史最高水位为23.03米。

17日16时,宜昌水文站水位为49.47米,相当于每秒33800立方米的流量。宜昌水文站1998年最高水位为54.50米,于当年8月17日达到。

位于长江中游的汉口站12日23时出现洪峰,水位28.77米,报警超过1.47米,为历史第四高水位,相应流量为每秒立方米。汉口站最高水位出现在1954年8月18日,达到29.73米。

13日21时,长江下游大同站最高水位为16.24米,比警戒水位高1.84米,为历史第三高水位,相应流量为每秒立方米。大同水文站历史最高水位出现在1954年8月,达16.64米,其次是1998年8月,达16.32米。

12日5时30分,洞庭湖水系出口控制站城陵矶站出现34.58米的洪峰水位,超出保证水位0.03米,为历史第六高水位,相应流量为每秒立方米。城陵矶站历史最高水位出现在1998年8月20日,达到35.94米。

7月15日上午,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总的来说,今年长江流域的强降水弱于1998年,强于2016年。据资料显示,汉口站、大同站、城陵矶站和湖口站的最高水位没有超过

鄱阳湖面积陡增,湖内多站超历史水位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