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用好救助政策 助力抗疫决战(民生视线)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15
摘要:秦皇岛市人才市场指导教师使用网络直播,为农村转移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人群讲解中式烹调知识,让有需求的群众在防控期间掌握就业技能。除了补贴参保费用

  制图:沈亦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4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以及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等举措。

  哪些群体可以享受这些救助政策?具体标准、申请方式如何?各地在实践中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完善?请看本报记者的报道。

  ——编 者

  1—3月湖北省共支出社会救助金44.5亿元,覆盖37519人

  “爱心礼包”加固底线

  本报记者 程远州

  “家里还有蔬菜吗?米和油够吃吗?”5月1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朱市街社区,低保户邹丽梅又接到了社区综治专干刘小龙的电话,对方一开口先问伙食。

  疫情防控中,作为邹丽梅家的联系帮扶人,刘小龙每天都要来电慰问。

  今年2月底,湖北省防疫指挥部发布通知,要求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城市人员不低于500元、农村人员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各市州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形式落实政策。其中,宜昌市为困难群众发放了等价的“爱心礼包”。

  “多亏了政府救助,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收到“爱心礼包”的第二天,邹丽梅就接到了社会救助部门的抽查电话。电话中她哽咽着说,年过花甲的她目前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一起生活,社区封闭期间面临一些困难,好在有社区干部帮忙一一解决。

  从今年2月开始,湖北省先后下发6个通知,部署做好对全省受疫情影响的低保家庭、特困人员、“三留守”人员、独居老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发挥社会救助兜底性作用,筑牢防疫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具体举措包括:对全省21.6万余名特殊困难老人,分类建立台账,落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为养老机构发放两个月的运营补贴,并对养老机构在岗工作人员发放临时工作补助,以保障老有所养;对全省7.1万余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困境儿童,发放生活物资,纳入联动机制保障范围,落实监护人责任,两倍给予临时补贴,确保幼有所依;对84万余名残疾人两补对象,3—6月间将补贴标准每月增加50元,确保其生活有保障……

  湖北省民政厅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湖北共支出社会救助金44.5亿元,其中各地统计上报的社会救助资金增加额为23.2亿元,主要用于春节慰问金、生活物资救助补助、价格临时补贴和临时救助支出,37519人被纳入临时救助范围。

  湖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办调研员刘建文介绍,为了“应保尽保”,湖北省还简化了救助程序,创新了救助措施。比如暂缓在册对象动态退出、先救助再审核、简化滞留人员救助认定条件等,以提高审批效率,及时解决困难群众遭遇的突发性、紧迫性困难。

  随着湖北各地“解封”,湖北保障困难群众民生需求的工作进入新阶段。5月9日,湖北召开全省民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将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的困难群众按规定及时纳入城乡低保和救助供养范围,对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群众和罹难者家庭,及时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并动员引导有关社会组织、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等,为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亲情陪伴等专业服务,提高关爱水平。

  今年以来,共为6155.3万人次困难群众发放补贴18.8亿元

  价格补贴排忧解难

  本报记者 郁静娴

  家住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同路的杨惠惠,一家四口人都是农村低保户。这几个月每月下旬,她爱人的低保账户里都会有一笔几百元的专款转入,标注为“价格临时补贴”。“物价涨了,多一笔补贴,心里头多一分踏实。”杨惠惠说。

  去年以来,各地先后启动了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介绍,这一机制有三个关键词:价格、补贴、联动。

  ——补贴与价格联动。当物价出现短期明显上涨时启动机制,当价格平稳或回落,补贴就会暂停,所以称为临时补贴。

  ——补贴与城乡低保联动。困难群众只要按规定相应地进入了社会救助和保障范围,能够正常领取低保、失业保险等救助金,就能够领取价格临时补贴。低保额度越大,价格补贴金额越多。

  ——救助金与价格联动。当发生物价上涨持续不降的情况,就要通过提高城乡低保、失业保险金等标准,把这部分价格临时补贴纳入救助金中固定下来。

  疫情防控中,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并妥善落实补贴发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为6155.3万人次的困难群众发放补贴18.8亿元。其中,湖北省为370万人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4亿元,人均获得补贴120元。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现行基础上,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并将3月至6月价格临时补贴按现行标准提高1倍发放。

  联动机制设立以来,一些地方进行了适当优化。“在江苏,个别设区市结合当地情况,降低了启动条件。”江苏省发改委收费管理和价格调控处副调研员郑哲介绍,比如在启动指标的选择上,全省13个设区市中有9个市采用了更容易触发的SCPI(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在启动门槛上,苏州市设置了3%、5%和7%三档物价上涨临界值,分别对应不同的补贴标准。

  如何准确锁定保障人群?“先前政策所规定的几类保障对象的名单均已在册,无需再次申请。”河北省保定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杨渤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对新申请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众,主要依据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进行认定,尽可能简化审核审批程序。

  增支资金从哪来?《通知》明确,此次提标扩围增加的资金支出,将由各级财政和失业保险基金分别承担,中央财政将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按不同比例给予补助。在具体发放上,各地主要由发改部门牵头,由财政部门保障资金,分别通过民政、人社、退役军人事务3个部门统计发放,确保在物价指数等统计月报数据发布后20个工作日之内,及时打入保障对象账户。

  截至3月底,共向230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93亿元

  失业保险增强信心

  本报记者 李心萍

  “刘菊香,国家出新政策了,你可以接着领7个月的失业金,领到办理退休的当月。”

  “真的吗?那太好了!”3月底,接到宜春市靖安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原江西省南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失业人员刘菊香吃下了定心丸。

  “我年龄大,又在疫情期间,工作还真不好找。”刘菊香说,有了每月1000多元的失业金,就可以安心在家等待10月退休。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劳动者失业风险加大。作为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失业保险如何领?能领多少?领多久?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需要符合3个条件: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若失业前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金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金期限最长为24个月。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