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4月20日福州讯(刘时安 陈雨桐)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区是新时代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决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创新的前沿阵地,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五年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批批制度创新、一组组改革举措、一个个开放平台、一条条外向通道从这里走向全国,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福建省副省长郭宁宁出席福建自贸试验区最佳创新举措和平台发布活动 锐意进取 善谋实干 深化改革创新的 “福州经验” 2020年第一季度刚刚过去,福州自贸片区传来捷报:中交福旅(福州)股权投资基金成功落户马尾基金小镇,5家共同发起机构合计认缴出资额70.011亿元。 “该基金将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经开办副主任叶纯说,小镇在助力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走出去、迎进来”,积极引入优质业态落户马尾。截至目前,小镇入驻机构投向福建实体项目95个,投放金额已达237亿元。 作为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个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基金小镇,福州·马尾基金小镇借助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率先探索和实践“基金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打造全国性基金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全过程资源整合与对接,让基金回归本源,推动产融协同发展,为“强产业、补短板、促民生”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福州片区的探索实践,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充分认可。 人民论坛在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调研 引人注目的是“生于”福州、全国推广的“一照一码”。2015年4月21日,福州自贸片区正式挂牌成立。仅半个月,全国首批“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就在福州片区发出。这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让企业注册手续从以前七八个部门“跑断腿”,简化为填一张表、立等可取。5个月后,这项“福州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被视为福建自贸区对全国改革的贡献。 “作为福建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片区被赋予改革创新‘试验田’的使命。”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梁勇介绍,自挂牌以来,福州片区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对台、海丝”三大定位,以创新促开放、以创新谋发展,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数据显示,福州自贸片区已推出15批198项创新举措,属于全国首创的有63项,这些刻着“福州烙印”的改革创新成果,正释放出强大的溢出效应。 截至去年底,福州自贸片区共新增企业3.5万家,注册资本7194亿元;新增外资企业1051家,注册资本717亿元;以不到全市千分之三的面积,吸引了全市新增外资、台资企业数的近一半。 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建成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心等重点平台,集聚156家物联网核心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23项,2019年物联网产值超600亿元。 跨境电商成倍增长。构建福州市跨境电商“一平台、五中心、一产业园”的产业生态圈。引入包括菜鸟网络、纵腾、eBay、网易考拉海购、京东、拼多多等众多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入驻。2019年跨境电商累计进口票数585.53万票,同比增长75.48%。 此外,整车进口、现代物流、两岸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的表现也十分亮眼,为新一轮发展培育了澎湃有力的新动能。 创新为帆,逐梦前行。下一步,福州片区将不断强化福州口岸“丝路海运”品牌建设,推进“海铁多式联运”“国际中转集散”等业务创新发展。同时,积极构建自贸区对外开放桥头堡,主动融入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当好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敢闯敢试 先行先试 深耕开放合作的“厦门模式” 2020年,在厦门即将迎来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之际,厦门自贸片区43.78平方公里的区域,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加速崛起。 前不久,SIT KWANGYANG船舶靠泊厦门海天码头,凌晨3点30分开始作业,4点28分进口重箱顺利出闸,实现了“卸船直提”。 “技术的进步、运维效率的提升,使进口重箱从船舶靠泊到提箱出场仅用不到一小时,比传统作业模式节约了一天以上时间。”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总经理林大煜表示,“卸船直提”服务模式极大提升货物的流转速度,节约了经济和时间成本,是厦门跨境贸易便利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介绍,今年1月-3月,厦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1.68万标箱,多项港口业务逆势增长,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和厦门港口型物流枢纽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 “丝路海运”从厦门港率先开行 作为我国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位于厦门东渡港区,外观酷似一个巨大的集装箱。 来到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只见工作人员微调摇杆,码头前沿集装箱桥吊便按指令有条不紊地运行。 “这是厦门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桥吊远程控制系统。”林大煜说,如果第一代码头装卸靠人力肩挑背扛,第二代靠操作机械,那么,自动化智能化的远程控制,标志着码头已迈入第三代。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天然良港和铁路枢纽站,海铁联运枢纽优势显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5年8月16日,首趟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铁路车站发车前往欧洲,经过17天、一万余公里的长途跋涉,安全抵达目的地,勾勒出一幅“一带一路”新版图。 之后,以厦门为起点又相继开通了中亚、中俄货运班列,并构建了国际货运班列海铁联运模式,将业务辐射范围扩大至东南亚,可直达欧亚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进一步提升了揽货量和运载量。 从蔚蓝海洋到黄沙大漠,再到异域他乡,自开行至今,厦门国际货运班列已累计开行629列,运载4.45万多标箱,累计货值达17.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1.16亿元。 开放激发活力,改革释放动力。厦门自贸片区主动对标国际先进、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厦门经验”,有效地推进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