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科学开发公益岗位。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社区(村)开发临时性防疫公益性岗位,先安置因疫情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据了解,过去一年,全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员超过7万人。 “我市还通过帮扶政策转移就业。”该负责人说,去年以来,落实贫困人员就业创业政策资金2.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00余万元,发放贫困家庭学生求职创业补贴近600万元,惠及贫困劳动力近4万人。集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企进村送万岗”等招聘活动1043场,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服务超过10万人次。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人力社保局将进一步提高就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做实做细“就业需求”“岗位供给”两个清单,加强扶贫车间等就业载体建设与效果评估等。深化鲁渝劳务扶贫协作,按需定向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岗位。将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探索开展全员培训工作,增强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 同时,探索建立稳定有效可持续的托底帮扶机制,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着力提高就业扶贫劳务组织化程度,确保实现累计帮扶贫困人员就业3万人。 数说变化》》 全市精准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 全市累计组织贫困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超过10万人次 ● 我市已建成“扶贫车间”269个,解决上万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4000人 ● 去年,我市14个重点区县共转移贫困人口到山东就业超过1400人,山东帮扶我市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超过5000人 ● 去年,我市人社部门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6.7万人次,帮助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应训尽训” ● 去年,全市人力社保系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近7万人次,发放补贴7000余万元,全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员超过7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