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科學開發公益崗位。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支持社區(村)開發臨時性防疫公益性崗位,先安置因疫情暫時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據了解,過去一年,全市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人員超過7萬人。 “我市還通過幫扶政策轉移就業。”該負責人說,去年以來,落實貧困人員就業創業政策資金2.4億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000余萬元,發放貧困家庭學生求職創業補貼近600萬元,惠及貧困勞動力近4萬人。集中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百企進村送萬崗”等招聘活動1043場,為貧困人員提供就業服務超過10萬人次。 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市人力社保局將進一步提高就業扶貧組織化程度,做實做細“就業需求”“崗位供給”兩個清單,加強扶貧車間等就業載體建設與效果評估等。深化魯渝勞務扶貧協作,按需定向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崗位。將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探索開展全員培訓工作,增強貧困勞動力技能水平。 同時,探索建立穩定有效可持續的托底幫扶機制,新增和騰退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貧困勞動力,著力提高就業扶貧勞務組織化程度,確保實現累計幫扶貧困人員就業3萬人。 數說變化》》 全市精准推進就業扶貧工作 ● 全市累計組織貧困人員參加就業技能培訓超過10萬人次 ● 我市已建成“扶貧車間”269個,解決上萬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近4000人 ● 去年,我市14個重點區縣共轉移貧困人口到山東就業超過1400人,山東幫扶我市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超過5000人 ● 去年,我市人社部門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培訓6.7萬人次,幫助有培訓需求的貧困勞動力參加職業培訓“應訓盡訓” ● 去年,全市人力社保系統培訓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近7萬人次,發放補貼7000余萬元,全市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人員超過7萬人 資料來源:市人力社保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