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新媒体时代:《解放军报》副刊缘何能逆势而上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1
摘要:摘 要 :2017年《解放军报》改版之后,其“军人家庭”专版主推故事化、凸显新闻性、增强策划力和互动性等方面的采编实践,使其日益成为“强军故事”的“富矿”,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面对新的竞争格局,传统媒体最应该做的是重新定位,抛弃原来个别纸媒比快

摘 要:2017年《解放军报》改版之后,其“军人家庭”专版主推故事化、凸显新闻性、增强策划力和互动性等方面的采编实践,使其日益成为“强军故事”的“富矿”,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面对新的竞争格局,传统媒体最应该做的是重新定位,抛弃原来个别纸媒比快、比多、比碎、比俗、比低级、比愚蠢的低端思路,立志做高端媒介,才能立于不败。

关键词:报纸副刊;“军人家庭”专版;锤炼“留客”内功

2019年伊始,多少“纸媒人”黯然神伤:全国多家纸媒宣布了停刊消息!

新媒体时代,纸媒失势,似乎正应验了那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定律。

然而,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一句再见、无奈挥手”的结局,绝不应是纸媒默然接受的“命运”。

2019年1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在时代大潮的冲刷下,纸媒可以接受磨砺,但不能随波逐流;应当守土有责、变革图新,而非裹足不前、自怜自艾。作为传统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副刊亦该与时俱进,练好“留客”内功,突出重围,在激烈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是摆在党报和媒体人面前的时代课题。  

近年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逆势而上:从版面数量上看,一周12块版,天天都有副刊;从呈现内容上看,超越了以往纯文学作品的范畴,内容涉及读书、人物、军史、影视等多个领域。尤其是2017年《解放军报》改版之后新推出的《生活周刊》,又从“军人家庭生活”“军人健康服务”和“基层文化生活”三个角度,进一步拓宽了“长征副刊”的取材范围,使得报纸在新媒体传播速度惊人、分众化特点愈发鲜明的当下传播中多多“留客”,成为可能。其中,已出刊90期的“军人家庭”版,就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成为《解放军报》一个新的阅读增长点。

一、主推故事化的写作手法—真实的烟火气,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这里的“耐看不耐看”在“军人家庭”专版中,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故事讲得精不精彩、好不好听。

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餍足的。究其根底,因为人生的本质就是故事,而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设备”。军人家庭作为军人的“大后方”,既有着一般家庭的底色,又有着独特的军人属性。因此,发生在这里的家长里短和喜怒哀乐自然就有了吸引力。

在“军人家庭”专版中,几个“家字头”的主打栏目,如“家事”“家风”“家书”“家有‘骄’妻”等,虽题材各有侧重,走的却都是“故事路线”。《我们的爱是条不息的河》中,文坛大家王愿坚与妻子翁亚尼的烽火爱情浪漫而甜蜜;《一封家书一份爱》中,军旅作家裘山山关于家书的回忆让思亲之情力透纸背;《天山青春》中,茶陵籍军人陈小平用青春、热血和生命写就的筑路传奇壮烈不衰;《老爸,来世咱还做父子兵》中,“抗洪将军”董万瑞的儿子对父亲的追思感人肺腑;《我愿做你永远的眼睛》中,“老山英雄”苗挺龙与妻子把走下战场的余生过成了自强不息、理解万岁的诗……

这些年,反映改革强军中广大官兵的积极作为和精神风貌,一直是《解放军报》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用优秀的强军故事塑造新时代的革命军人形象,就是副刊的着力点。2018年5月27日,“军人家庭”的版面头条《点一盏灯,照亮你回家的路》堪称好故事的代表作。作者以2500余字的不大篇幅,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在从1993年至2018年的20多年间,数次经历军队改革的故事。其中,军人面对个人走留的坦然、军嫂面对举家奔波的淡然,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心心相印的真情,深深打动了众多读者。

在串连—叙述—升华的讲故事步骤中,作者注重在叙述语言、方式上的鲜活和灵动,对细节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描摹和突出。在其笔下,我们看到了军嫂杜荣燕在深夜等待丈夫归来的身影,闻到了她为丈夫蒸好的馒头喷香,更感慨于她将清苦奔波的生活过得温暖的知足常乐。“感情和水一样,糅合到了面里,面就粘到一起不再分开,揉来揉去,就有了筋道”“两个人的感情像是两条河流,终于汇合到了一起。汇聚在一起的河流,更有力量奔向远方”“房子是租来的,日子不是。有房没房,日子都还是一样的日子;颠簸不颠簸,人心聚在一起就是家”……这些基于可靠、鲜活、生动细节之上自然流淌出的人生智慧,让人在被故事打动的同时,更情不自禁地为其美丽心灵而点赞。

实践证明,值得讲且世人也愿意听的好故事,不是对生活片段的呆板刻画,更不是将表象逼真当成生活真实的浅层表达。唯有以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烟火气,才能唤醒读者的强烈共鸣,彰显出军人家庭这个特殊群体最深沉的情感世界和最崇高的精神追求。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故事,精彩中国需要精彩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要求我们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加生动精彩,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在新媒体冲击下的新时代,与其打传播的“速度战”,纸媒的确没有胜算。而发挥报纸副刊发现好故事、讲述好故事的优势,却能够在新闻同质化的媒体大战中,以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竞争力赢得眼球、留住读者。

二、凸显新闻性的版面张力—让纯文学“动”起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报纸副刊虽然不以即时为第一要义,但在日新月异、信息瞬变的当下,副刊理应与时代同步,呈现新的气息和张力。副刊文章要凸显新闻性,就要使其“纯文学”的表达“动”起来,有现实由头,事关当下热点,反映新思想新观点。

综观“军人家庭”专版,新闻色彩比比皆是,可谓版面的一大亮点。

2017年1月19日,陆航某团飞行员张浩驾驶直升机夜间训练时不幸牺牲。当时,他的妻子已怀有8个月的身孕。41天后,烈士的遗腹子呱呱坠地,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军人家庭》专版在3月3日推出《她在产床,他在天堂》一文,通过烈士妻子林红艳的视角,详细讲述了烈士牺牲、孩子出生的前前后后。永失我爱的痛彻、为母则刚的坚强和情寄天堂的无悔,凝聚成包裹在一行行文字中的浓烈情感,催人泪下,感天动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