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一支部队的基层建设“辩证法”(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05
摘要:该支队训练部门,准备调一位有专业器械运动经验的士官当“特战教员”。可那位士官提出,这不是自己特长,希望发挥专业强项。于是,有人议论他“不服从组织安排,应当严肃批评”。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要求竟被采纳了

该支队训练部门,准备调一位有专业器械运动经验的士官当“特战教员”。可那位士官提出,这不是自己特长,希望发挥专业强项。于是,有人议论他“不服从组织安排,应当严肃批评”。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要求竟被采纳了,支队领导直言:“从实际出发的正常要求,当然应该正常采纳。”

再有,某中队一位副中队长平时表现突出,大家都看在眼里。可为啥年底评功评奖名单里偏偏没有他?了解才知,当时这位同志正好在中队主持工作,尽管群众呼声高,他还是在上报名单时将自己名字划去了。

对一个有觉悟的干部而言,面对功名的谦让正常,如若一味地让老实人吃亏,就不正常了。中队领导详细地调查清楚缘由,并再度核查基层投票记录,党委决定将其列入表彰名单。

“心底坦荡天地宽。”总队领导有句话说得透彻:“让正常的事正常起来,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只要没有私心杂念,对人对事不打什么‘小九九’,你就有底气把明明白白的事,做得明明白白。”

让战士说话不难,难的是说了管用

在这个总队的不少基层单位,都设有公示栏。这也没什么稀罕的,难得的是,每天晚饭前后,总能看见战士们围观的身影。

战士们爱看,定然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比如,万源中队由经委会负责的“每日账目公布”,不仅从不间断,而且从不马虎。中队每天有7名“班排战士监理员”上岗,一日3餐全程监理、严格核账,在当日晚饭前公布。

与此同时,中队还不定期公示党团员发展和奖励名单、探亲休假人员等7个方面的内容。每一条“张榜公示”内容,必定成为当日中队的热门话题。

事实上,战士们对部队建设意见,基本上是围绕公示栏上的内容展开的。大家坦荡的评头论足,并不遮遮掩掩的褒贬,说明基层官兵表达意愿的意识强。

在基层民主建设中,让官兵们张口提意见并不难,但是大家更看重的,则是说的话、提的建议受不受重视、管用不管用。

“让战士说话”是对基层的尊重,“让大家说了管用”则是领导干部和机关的一种境界、一种责任。

某执勤中队的目标哨哨兵,屡次因“精神不振”被通报,但有些战士在接受批评时却不服气:“事出有因!”

支队长黄春雷没有简单地“一批了事”,而是来到这个中队实地查勤。在哨位住了一夜,他的疑惑顿解:这个目标哨位距离中队营区近6公里。夜间哨兵轮岗,一来一回在路上差不多耗费3个小时,年轻战士有时“觉不够睡”。

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况且战士们早就提出过——在哨位的2层清腾一处就寝休息区域,方便执勤哨兵夜宿。一线战士的意见符合实际,他们当即采纳、立马去做。果然,哨兵执勤增加了3小时的睡眠时间,又避免了走夜路的安全隐忧,执勤效率更高。

让战士说话有用管用,他们对基层建设的热情就更高。

前些年,宜宾支队下辖几个中队干部跟训率低。工作组一到,战士们就七嘴八舌地为基层干部“鸣不平”——每周要开六七次会,每天要处理10余份文电,哪有时间跟训呀?

战士们直接把“板子”打到机关身上了,但一条条捋下来,不能不承认,打得很准。接下来的3年时间,这个支队党委每年的“一号文件”,主要内容都是倾心关爱基层,依靠政策制度大力为基层减负。

战士们的意见,对部队建设也实实在在地管用。年初,在上级组织的按纲建队考核中,支队党委机关组织民主测评时,基层官兵的满意度再创新高。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对各项工作纵论横议、畅所欲言,体现了战士们对部队建设的关心,是一种值得欣赏的政治热情。有如春风拂面,领导和机关,就得当好这个“栽柳”引风之人。

基层难题不仅“必答”还要“抢答”

采访时听到一个说法——对基层建设的难题要“抢答”。

这可不是游戏竞赛,而是指但凡基层有了问题,不管是不是工作范围之内、在不在计划之中,必须随时随地发现,随时随地解决,谁也别想“绕道走”。

某执勤中队驻守在离机关140余公里的一个山村。去年,总队按纲建队考核组来到中队。第一天军事体能考核刚结束,考核组领导就铁着脸,把中队长杨俊找了去。

原来,工作组成员在洗漱间洗漱时,发现从两个“巨无霸”水桶里放出的水都是浑浊的,便认为是中队工作“有问题”。

杨俊满脸委屈地解释:“中队驻地偏远,没有自来水,洗漱只能从山上引水,偏偏昨晚下了一场雨……”

面面相觑,工作组的同志羞愧地对中队官兵表态:“虽然这件事不在计划中,但我们马上解决!”

工作组人员将问题直接带到了总队党委会上。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他们铺设出一条专用水管,把自来水接到了中队。

倡导官兵在工作中主动“抢答”的人,自己必须首先成为给基层建设排忧解难的“抢答”选手。

南方高湿气候条件下,官兵参加高强度训练易患热射病。

“关乎官兵健康的事就不是小事。”总队领导多次协调驻地医院,将专家请到部队,专门为负责训练的带兵人上课,帮助他们熟悉预防救治措施。

领导和机关的工作要有规划,一旦发现问题在“眼皮子”下冒出来了,就不能“按部就班”。这种情况下,进行“抢答”是一种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也是改进作风的导向。

新兵入伍,第一次实弹射击和手榴弹投掷需要机关同志到场。正值机关工作任务最重的时候,按照惯例,只能让新兵训练“等一等”“拖一拖”。

面对基层工作难点,总队机关又一次进行“抢答”——会议改期。“对于新兵军旅人生重要的入伍第一枪、第一弹,必须保障好。”该总队领导说。

送温暖者自己要有热度

有句话说得好:“给基层送温暖,首先自己心里要有热度。”

具体到每一个官兵、每一个家庭,具体问题千头万绪,解决起来绝非易事。该总队提出这样一个标准——解决基层官兵问题不一定十全十美,但一定要尽心尽力。

一位战士患病住院,所属支队党委获悉后,采取一切方法救治,并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申请困难救济,帮助年轻战士鼓起勇气战胜病魔。

签约合作“法律拥军”、随军家属就业专场招聘、转业干部推荐安置……走马基层一线,一项项暖心惠兵工作,让基层官兵成为改革成果的受益者。

更多“微改革”让制度充满温度。驻扎高原的某支队山高路远,行程常因风雪受阻。根据实情,总队研究推出探亲假期,还为每名休假官兵延长2天“路上时间”;推行“休假清单”制度,每年分几个时间段督促检查。

暖人先暖心。小事虽小,却让人从中感受到温暖与真诚的力量。都说为基层服务,服务首先要建立在真心实意的基础之上。不仅要教育官兵热爱军营,而且让他们感受到军营大家庭的温暖;当你把战士当亲人,向他们伸出双手,他们才能把军营当成家……

或许,这就是一支部队基层建设的“辩证法”。


(责编:陈羽、黄子娟)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