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丁鹏在全营抽组精兵强将,组建营属“蓝军班”,并规定“蓝军班”成员定期轮换;每次演练前,段丁鹏和参谋们会对“蓝军班”进行战术培训,引导他们大胆创新战法;他们甚至找来各种战例资料,不断提升“蓝军班”战术水平…… “蓝军班”的探索逐渐步入深水区。段丁鹏并不知道“蓝军班”将来会怎样,但他坚信,开展常态化对抗演练这个方向一定没错。 如今,在合成四营之外,该旅更多的营连都在效仿“蓝军班”,有的连队主官专门赶到合成四营观摩学习。 事实上,对于“蓝军班”,该旅领导关注已久:“‘蓝军班’是基层官兵为提高战备训练水平而自发兴起的一种创新探索。这值得肯定和鼓励!” 该旅党委已经要求机关相关科室加强对基层“蓝军班”的指导和帮建。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蓝军班”终究只是一种“草根蓝军”,无法与专业“蓝军”部队相比,其对基层战备训练水平的检验能力是有限的。 “‘蓝军班’最大的意义,就是将对抗要素贯穿基层战备演练全程,增加基层演练的‘火药味’,激发基层官兵的实战化意识。”该旅领导总结道,对抗中,“蓝军班”破除了很多官兵习以为常的“和平积弊”。 以“蓝军班”为牵引,该旅将实战化对抗理念融入全旅部队各专业、各层级的军事训练中,激发了官兵投身练兵备战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