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行新的軍體訓練方法,最難克服的還是經驗主義。”容道樂告訴記者,從運動生理學上講,隻要是訓練就肯定有效果,以前的有些“蠻干”做法有時“歪打正著”,最終也能達到預定的訓練目標。因此,很多人就簡單認為“有效就是正確”。 對於這樣的經驗主義觀點,容道樂解釋說:“關鍵是成本,科學訓練3個月能達到的訓練目標,靠‘蠻干’可能要6個月,還容易留下訓練傷。” 在探索軍體訓練方法革新的過程中,容道樂遇到的阻力不小。 “考的是單杠就該挂到杠上練,考的是長跑就該去跑道上練,整那麼多輔助練習有用嗎?”一名班長曾這樣向他發問。 容道樂耐心講解每項軍體考核課目所需要調動的肌肉群,以及提升相關肌肉群力量的方法規律,還給戰友們推薦了不少網絡上的健身視頻。 要想讓新的訓練方法在官兵心中扎下根,必須靠實際訓練成效說話。 連隊下士徐政邦單杠課目過不了關,他經常自我加壓吊在杠上練,手上都磨出了血泡,也不見效果。 容道樂對他進行了簡單測試,發現他的弱項主要在核心力量和背部肌肉力量不足。對此,他為徐政邦設計了一整套的強化訓練方案:從臥姿卷腹到吊杠卷腹,從啞鈴到杠鈴的各種“擼鐵”招數…… 經過數月苦練,徐政邦以超出自己想象的速度達到了合格水平。 又是一個大雨天,記者看到,在容道樂帶領下,營房內依然是一番熱火朝天的訓練場景。不同的是,俯臥撐有了寬距俯臥撐、窄距俯臥撐、夾臂俯臥撐等多種變化﹔仰臥起坐中間穿插了各種卷腹和仰臥舉腿等新課目﹔各班排還組織了挑戰高難度動作的小比武。 “訓練效率越來越高,大家就會越練越上癮。”容道樂告訴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戰友都下載了健身APP,熱衷於學習健身視頻,科學訓練體能已經成為營區新風尚。 看著連隊體能考核成績越來越好,他自豪地說:“軍體訓練是其他技能訓練的基礎,戰友們體能儲備越來越充沛,部隊整體戰斗力的提升也會越來越快。” (責編:陳羽、黃子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