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為國出征,這點痛算什麼”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10
摘要:鄭子軍(右三)和隊友一起同外軍參賽隊領隊及翻譯合影。李飛宇攝有人說,傷疤是軍人的勛章。我食指上的這條疤痕,是在備戰“國際軍事比賽-2016”“軍械能手”項

原標題:“為國出征,這點痛算什麼”

“為國出征,這點痛算什麼”

鄭子軍(右三)和隊友一起同外軍參賽隊領隊及翻譯合影。李飛宇 攝

有人說,傷疤是軍人的勛章。我食指上的這條疤痕,是在備戰“國際軍事比賽-2016”“軍械能手”項目時留下的。那段時間,雖有傷痛的記憶,但更多的是為國出征的自豪。那一年的國際賽場,我在高射炮修理單項賽中取得個人越障駕駛第一名的成績,並和戰友協力奪得班組第一名。

關於我的參賽故事,還要從2014年講起。一天,《新聞聯播》播出一條消息:中國軍隊首次參加俄羅斯國際軍事比賽“坦克兩項”,取得優異成績。看著國際賽場上坦克駕駛員的出色表現,我萌生了一個新的目標:有一天,我也要走上國際賽場,為國爭光。

為國出征的機會,留給有准備的人。2016年,國際軍事比賽首屆“軍械能手”比賽在俄羅斯舉辦。我主動報名參加,經過集團軍、師、團層層選拔,最終憑借過硬的駕駛技術和體能,入選集訓隊的高射炮班組。

“拿起武器能戰斗,拿起工具能修理”是“軍械能手”項目的特點,它要求參賽隊員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裝備檢查、故障排除、越障駕駛、射擊檢驗等,非常考驗參賽隊員的技術、戰術、協同和心理。

但離正式比賽僅剩1個月時,俄方突然改變比賽規則,武器裝備由俄方裝備改為參賽國裝備,但參賽人數必須按俄方裝備編制執行。俄方高射炮口徑小,編制人數少,而我方裝備需要的編制人數多。這意味著,訓練要從頭再來,挑戰極大。

近1個月時間裡,我幾乎每天隻睡5個小時,瘦了十幾斤,磨破了幾十雙手套,白天和隊員協同訓練,晚上躺在床上回憶操作流程,經過艱苦扎實的訓練,最終形成肌肉記憶。

然而在備戰比賽的關鍵時刻,意外發生了。一次拆裝快結束時,我右手食指被炮閂和推彈臂夾傷,瞬時鮮血直流,染紅了手套,疼痛幾乎讓我暈厥。醫生治療后,建議我休息一段時間,好好養傷。但我覺得,比賽時間越來越近,能有機會為國出征,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這點痛算什麼?為了不影響手指的靈活性,我沒有做縫合手術,也沒有耽誤一天訓練。

2016年8月9日,俄羅斯奔薩州賽場舉行高射炮修理單項賽,在領先同組的俄方隊員完成裝備技術檢查和故障排除后,我駕駛牽引車開始越障駕駛比賽。

車轍橋、污染洗消區、S型彎道、模擬燃燒區、雷爆區……每一道障礙都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些障礙我都在國內訓練過上千次,掌握了如何在油門和擋位之間找到速度和高炮牽引承受力的平衡點﹔陌生的是,每一處障礙又都和訓練時有不小的差別,以雷爆區為例,兩側雷爆觸發杆上窄下寬,最窄處的雷爆觸發點離車身很近,且賽道土質較鬆,極易導致車輛方向把控不穩。

賽場如戰場。我清醒認識到,俄方這種突出實戰的賽場設置、規則的臨時調整,不正是檢驗臨戰狀態下誰更強嗎?

6分30秒!靠著平時練就的通過椅背震動就能感覺到牽引炮實時狀態的“獨門絕技”,最終我“漂移”穿越障礙場地,以領先第2名的俄方隊員30多秒的優勢獲得個人越障駕駛第一名。

掌聲、歡呼聲成為幾個月來流血流汗的最好回報。回國后,我因在比賽中表現突出榮立二等功。

第二年,得知單位再次受領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7”“軍械能手”項目的任務,我再次報名參加。因為,這是為國出征﹔因為,我還想再一次看到五星紅旗在國際軍事比賽賽場升起。


(責編:陳羽、岳弘彬)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