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 “尊崇工作法”察民情。江西充分發揮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距廣大退役軍人最近、接觸面廣、聯系密切的優勢,創造性提出並在全省推廣“尊崇工作法”,即:“一域一隊伍、一人一台賬、一家一對接,一周一活動、一月一堂課、一季一走訪、一年一評選”。堅持以地域為單位,在現有的條件下整合力量,打造出一支全方位的退役軍人工作和服務隊伍﹔以村(社區)為單位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將退役軍人的基本信息進行登記造冊,逐人建立電子信息台賬﹔對轄區內每家駐軍單位均明確一名對接聯絡員,每個家庭都有一名工作人員或志願者對接﹔以社區為單位,每周組織轄區內在鄉退役軍人開展一次活動﹔以基層黨支部為單位,每月組織退役軍人開展一次主題黨課活動﹔每個季度對轄區所有退役軍人進行一次走訪慰問,上門宣講政策、收集民意、解決困難、調解糾紛等﹔以縣(市區)為單位,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十佳優秀退役軍人”評選活動。通過“尊崇工作法”,不斷盤活工作力量、摸清退役軍人底數、完善工作機制、發現解決問題、轉變干部作風,打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的“最后一公裡”。目前,全省各級共建立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伍1225支,為110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建立電子信息檔案,開展各種活動2萬余場,在全社會營造了關心關愛退役軍人的良好氛圍。 二是精細化服務暖民心。3月28日,是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挂牌成立的第一天。為了給退役軍人提供精細化服務,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實行“一次申請、一窗受理、聯動辦理、限時辦結”辦事模式,結合“一次不跑”改革工作,通過多部門互聯、數據共享、集成服務等方式,簡化軍人退役辦理程序,讓退役軍人享受“一站式”服務。全省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不斷豐富服務的內容和載體,設立社保接續、就業創業、權益維護、信息採集、幫扶救助等多個服務窗口,對來訪的退役軍人實行“六個一”服務:“一個笑臉、一句文明用語、一杯熱水、一把椅子、一個滿意答復、一份便民快餐”,滿足退役軍人多方面訴求。廣大基層服務中心(站)堅持面對面、個性化、一對一服務退役軍人,做好關系轉接、聯絡接待、立功喜報、懸挂光榮牌和“八一”、春節等節日走訪慰問等具體事務,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送到每一個退役軍人家中。今年6月底,江西氨廠萬文杰等4名下崗退役軍人來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咨詢社保接續事宜,工作人員經多方查詢,主動與其上級主管部門省國資委溝通協調,及時為他們辦理了社保接續手續,得到他們的一致好評。 三是定點幫扶解民困。江西堅持力量下沉,建立定點幫扶制度,要求各級退役軍人事務廳(局)領導和內設部門都要對口聯系一個街道和一個社區,至少要與一戶退役軍人家庭結成幫扶對子,幫助解決一個實際困難和問題。同時,要求每名機關干部每年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不少於30天,做到深入一線發現問題、沉在一線突破難點、干在一線推動問題落實。目前,全省各級共與2276名退役軍人家庭結成幫扶對子,幫助解決實際困難2300余件。魏建南是南昌市西湖區廣潤門街道的一名退役軍人,1985年退伍分配到江西化纖廠上班,2010年7月化纖廠改制后下崗,其妻也下崗,家庭生活困難。屋漏偏逢連夜雨,2013年,魏建南突發腦溢血,中風后喪失工作能力。今年上半年,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想辦法解決他的實際困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協調區社會福利院安排其入住,考慮到魏建南的身體狀況和實際困難,每月還補貼1600元,福利院也給予優待。“因為有了黨和政府的關心,我們才可以這樣安享晚年,太感謝了!” 魏建南妻子激動地說。(何晨 謝快生) (責編:陳羽、岳弘彬) |